“平日朝廷重老儒”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平日朝廷重老儒”全詩
吟箋夜月驚皴兔,談塵春風落寶珠。
金石誰新三代樂,丹于空目兩京圖。
可憐東觀書垂就,不得君前萬歲呼。
分類:
作者簡介(王珪)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學家。祖籍成都華陽,幼時隨叔父遷居舒州(今安徽省潛山縣)。仁宗慶歷二年(1042年),王珪進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揚州,召直集賢院。歷官知制誥、翰林學士、知開封府等。神宗熙寧三年(1070年),拜參知政事。熙寧九年(1076年),進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元豐五年(1082年),拜尚書左仆射兼門下侍郎。元豐六年(1083年),封郇國公。哲宗即位,封岐國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贈太師,謚文恭。王珪歷仕三朝,典內外制十八年,朝廷大典冊,多出其手。自執政至宰相,凡十六年,少所建明,時稱“三旨相公”。原有文集百卷,已佚。《四庫全書》輯有《華陽集》四十卷。
《贈禮部宋次道挽詞》王珪 翻譯、賞析和詩意
《贈禮部宋次道挽詞》是宋代王珪所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對宋朝禮部尚書宋次道的挽歌,表達了對他的仰慕和懷念之情。
詩詞的中文譯文:
平日朝廷重老儒,
何人奕葉在清途。
吟箋夜月驚皴兔,
談塵春風落寶珠。
金石誰新三代樂,
丹于空目兩京圖。
可憐東觀書垂就,
不得君前萬歲呼。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敬悼宋次道為主題,通過對他的贊頌和懷念,展現了作者對他的崇敬之情。
首先,詩詞開篇以表揚朝廷對儒學的重視,表示宋次道是一位道德高尚的儒者,他的行為舉止像一片翠綠的葉子在清晨的道路上閃耀。這里使用了奕葉的形象,表達了對宋次道品德高尚的贊美。
接著,詩詞描繪了夜晚的場景,以夜月和皴兔為象征,突出了詩人的傷感情緒。吟唱的箋紙在夜晚中似乎受到了驚嚇,而飄揚的談話像春風一樣輕柔,寶珠般閃耀。這種描繪增強了詩人對宋次道離世的悲傷之情。
接下來,詩人提到了金石、三代樂和兩京圖,這些都是代表著文化和歷史的象征。金石指的是刻有文字的銅、石碑,誰會寫下新的銘文來贊美宋次道呢?三代樂指的是漢、魏、晉三代的音樂,誰會創作新的樂曲以悼念他呢?兩京圖指的是京城的圖書館,空無一人的圖書館中,沒有人能繼續讀取宋次道的著作。通過這些描寫,詩人表達了對宋次道卓越貢獻的惋惜之情。
最后,詩人表達了自己的遺憾,稱他無法再與宋次道相見,無法再在他面前恭敬地呼喚萬歲。這是對宋次道的最后的告別和懷念。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對宋次道的挽歌,展現了作者對他的崇敬之情和對他離世的惋惜之情。通過描繪細膩的情感和運用象征手法,詩人成功地表達了自己對宋次道的懷念和敬意。
“平日朝廷重老儒”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èng lǐ bù sòng cì dào wǎn cí
贈禮部宋次道挽詞
píng rì cháo tíng zhòng lǎo rú, hé rén yì yè zài qīng tú.
平日朝廷重老儒,何人奕葉在清途。
yín jiān yè yuè jīng cūn tù, tán chén chūn fēng luò bǎo zhū.
吟箋夜月驚皴兔,談塵春風落寶珠。
jīn shí shuí xīn sān dài lè, dān yú kōng mù liǎng jīng tú.
金石誰新三代樂,丹于空目兩京圖。
kě lián dōng guān shū chuí jiù, bù dé jūn qián wàn suì hū.
可憐東觀書垂就,不得君前萬歲呼。
“平日朝廷重老儒”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七虞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