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堂社燕宜先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玉堂社燕宜先入”全詩
曉月未消燕戍酒,春云初拂漢臺衣。
玉堂社燕宜先入,沙磧晴鴻已半飛。
回首青山欲千里,行人猶自馬騑騑。
分類:
作者簡介(王珪)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學家。祖籍成都華陽,幼時隨叔父遷居舒州(今安徽省潛山縣)。仁宗慶歷二年(1042年),王珪進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揚州,召直集賢院。歷官知制誥、翰林學士、知開封府等。神宗熙寧三年(1070年),拜參知政事。熙寧九年(1076年),進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元豐五年(1082年),拜尚書左仆射兼門下侍郎。元豐六年(1083年),封郇國公。哲宗即位,封岐國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贈太師,謚文恭。王珪歷仕三朝,典內外制十八年,朝廷大典冊,多出其手。自執政至宰相,凡十六年,少所建明,時稱“三旨相公”。原有文集百卷,已佚。《四庫全書》輯有《華陽集》四十卷。
《涿州》王珪 翻譯、賞析和詩意
《涿州》是王珪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涿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涿州亭下柳依依,誰折長條送客歸。
在涿州的亭子下,垂柳依依,是誰折下長柳枝送客歸去。
曉月未消燕戍酒,春云初拂漢臺衣。
清晨的月亮還未消失,燕戍的酒館仍然醉意盎然,春云初拂漢臺的衣袂。
玉堂社燕宜先入,沙磧晴鴻已半飛。
玉堂社的燕子宜先入,沙磧上的晴天鴻雁已經飛過了一半。
回首青山欲千里,行人猶自馬騑騑。
回首望去,青山連綿綿延伸到千里之遙,行人依然坐在馬背上匆匆行進。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涿州的景色和人物,通過描寫涿州的亭子下垂柳依依、燕戍的酒館、漢臺上的衣袂、玉堂社的燕子、沙磧上的鴻雁以及行人馬背上的匆匆行進,展現了一個繁忙而又富有詩意的場景。
詩人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涿州的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觀,通過描寫柳樹、月亮、云彩、燕子、鴻雁等元素,展現了春天的美麗和豐富。他用回首望去的方式,表達了對青山的思念和對行人勞頓旅程的惋惜之情。
整首詩以細膩而含蓄的語言,展示了王珪對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觀的敏銳觀察力,并通過這些描寫傳達了對美好事物的熱愛和對行旅人的關切之情。這首詩詞以其鮮明的意象、細膩的描寫和深情的表達,展現了宋代文人的審美情趣和詩意,使讀者能夠感受到作者對涿州的獨特感受和對人生的思考。
“玉堂社燕宜先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uō zhōu
涿州
zhuō zhōu tíng xià liǔ yī yī, shuí zhé cháng tiáo sòng kè guī.
涿州亭下柳依依,誰折長條送客歸。
xiǎo yuè wèi xiāo yàn shù jiǔ, chūn yún chū fú hàn tái yī.
曉月未消燕戍酒,春云初拂漢臺衣。
yù táng shè yàn yí xiān rù, shā qì qíng hóng yǐ bàn fēi.
玉堂社燕宜先入,沙磧晴鴻已半飛。
huí shǒu qīng shān yù qiān lǐ, xíng rén yóu zì mǎ fēi fēi.
回首青山欲千里,行人猶自馬騑騑。
“玉堂社燕宜先入”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四緝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