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駿骨今誰顧”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千金駿骨今誰顧”全詩
千金駿骨今誰顧,死駕監車亦未休。
分類:
作者簡介(王珪)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學家。祖籍成都華陽,幼時隨叔父遷居舒州(今安徽省潛山縣)。仁宗慶歷二年(1042年),王珪進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揚州,召直集賢院。歷官知制誥、翰林學士、知開封府等。神宗熙寧三年(1070年),拜參知政事。熙寧九年(1076年),進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元豐五年(1082年),拜尚書左仆射兼門下侍郎。元豐六年(1083年),封郇國公。哲宗即位,封岐國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贈太師,謚文恭。王珪歷仕三朝,典內外制十八年,朝廷大典冊,多出其手。自執政至宰相,凡十六年,少所建明,時稱“三旨相公”。原有文集百卷,已佚。《四庫全書》輯有《華陽集》四十卷。
《市駿坊》王珪 翻譯、賞析和詩意
《市駿坊》是一首宋代王珪創作的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往日君王行事優游,太陽低垂,大海也停止了波濤。那千金之馬的血脈,現今又有誰來關注呢?即便是死后的駕車者,也無法得到休息。
詩意:
《市駿坊》以明代宰相王珪的視角,借喻當時政權的腐敗和社會風氣的頹廢。詩人描繪了昔日君王的優渥生活和權勢滔天,然而在太陽西斜、大海靜默之時,即便是千金之馬,也無人顧及其血統的高貴。這種形象象征了社會的衰敗和人心的冷漠。詩末提到駕車者即使死后也得不到休息,暗示了當權者為了追求權力和利益,不顧一切地壓榨百姓。
賞析:
《市駿坊》以簡練的語言和深刻的意象,反映了當時社會的黑暗和政權的腐敗。詩中運用了對比的手法,通過描繪昔日君王的豪華生活和當下社會的冷漠與不公,表達了對社會現象的不滿和對人心的失望。詩詞通過對馬的形象的運用,巧妙地暗示了社會的不公和腐敗現象,給人以深思。
總體來說,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富有表現力的語言,表達了對當時社會現象的批判和對人性冷漠的憂慮,展現了詩人對社會的關切和對道德價值的思考。
“千金駿骨今誰顧”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ì jùn fāng
市駿坊
píng xī jūn wáng shì shèng yóu, rì xié cāng hǎi shàng tíng zhōu.
平昔君王事勝游,日斜滄海尚停辀。
qiān jīn jùn gǔ jīn shuí gù, sǐ jià jiān chē yì wèi xiū.
千金駿骨今誰顧,死駕監車亦未休。
“千金駿骨今誰顧”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七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