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心輕出世”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間心輕出世”全詩
漱月拋茶井,眠云夢草堂。
歸程指山色,去影背湖光。
欲問重來日,孤云未可量。
分類:
作者簡介(王珪)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學家。祖籍成都華陽,幼時隨叔父遷居舒州(今安徽省潛山縣)。仁宗慶歷二年(1042年),王珪進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揚州,召直集賢院。歷官知制誥、翰林學士、知開封府等。神宗熙寧三年(1070年),拜參知政事。熙寧九年(1076年),進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元豐五年(1082年),拜尚書左仆射兼門下侍郎。元豐六年(1083年),封郇國公。哲宗即位,封岐國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贈太師,謚文恭。王珪歷仕三朝,典內外制十八年,朝廷大典冊,多出其手。自執政至宰相,凡十六年,少所建明,時稱“三旨相公”。原有文集百卷,已佚。《四庫全書》輯有《華陽集》四十卷。
《送僧歸吳中》王珪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僧歸吳中》是宋代王珪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離心輕松出世,遠念起游方。
漱洗月光下拋棄茶井,躺臥在云霧之中的草堂。
歸途中指點山色,背負著去往的影子和湖光。
欲問何時能重返此地,孤獨的云還無法預測。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王珪送別一位僧人歸途的情景。詩人表達了自己內心的輕松和出世的心境,也表達了對遠方游子的思念之情。詩中以自然景物來烘托人物情感,展示了詩人對山水的獨特感悟。詩人在思考何時能再次重返這個地方時,卻發現未來還是不可預知的。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和自然景物的描繪,展現了王珪獨特的詩意和情感。詩人通過描述離心出世的心境,表達了對僧人游方生活的理解和贊賞。他拋棄了塵世的瑣碎,追求內心的寧靜與超脫。在描寫歸程時,詩人以山色和湖光作為背景,突顯了自然景觀的壯麗和詩人心靈的寄托。最后兩句表達了對未來的思考,孤獨的云象征著未知的命運,預示著對未來的不確定性。整首詩詞意境深遠,給人以思考和遐想的空間,展現了王珪獨特的詩人情懷。
“間心輕出世”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sēng guī wú zhōng
送僧歸吳中
jiān xīn qīng chū shì, yuǎn niàn qǐ yóu fāng.
間心輕出世,遠念起游方。
shù yuè pāo chá jǐng, mián yún mèng cǎo táng.
漱月拋茶井,眠云夢草堂。
guī chéng zhǐ shān sè, qù yǐng bèi hú guāng.
歸程指山色,去影背湖光。
yù wèn chóng lái rì, gū yún wèi kě liàng.
欲問重來日,孤云未可量。
“間心輕出世”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八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