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民非遠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變民非遠略”全詩
欲辨為邦體,先觀布政心。
變民非遠略,從簡是徽音。
北面無馀意,誠因惠物深。
分類:
作者簡介(夏竦)

夏竦,字子喬,北宋大臣,古文字學家,初謚“文正”,后改謚“文莊”。夏竦以文學起家,曾為國史編修官,也曾任多地官員,宋真宗時為襄州知州,宋仁宗時為洪州知州,后任陜西經略、安撫、招討使等職。由于夏竦對文學的造詣很深,所以他的很多作品都流傳于后世。
《奉和御製讀史記詩》夏竦 翻譯、賞析和詩意
《奉和御製讀史記詩》是宋代夏竦所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以讀《史記》為背景,表達了對治國理政的思考和贊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昭昭齊魯事,千載著良箴。
明晰展現著齊魯的歷史,千年來流傳著深刻的教訓。
欲辨為邦體,先觀布政心。
欲理清國家的體制,首先要觀察統治者的治國心態。
變民非遠略,從簡是徽音。
改變民眾不需要高深的智慧,從簡是明智之舉。
北面無馀意,誠因惠物深。
面對北方敵患,沒有多余的意圖,實因為君王的慈愛深沉。
這首詩詞通過讀《史記》受到啟發,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對治國理政的思考。作者夏竦通過贊賞齊魯的歷史和教訓,強調了治國的重要性。他認為,要改善國家的狀況,首先需要統治者具備良好的治國心態,并以簡明的方式來引導民眾。詩詞樸素的表達方式傳達了作者對深明治國之道的贊賞,以及對君王慈愛的感激之情。整首詩詞通過簡短的語句抒發了作者的思想情感,具有一定的啟示意義。
“變民非遠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èng hé yù zhì dú shǐ jì shī
奉和御製讀史記詩
zhāo zhāo qí lǔ shì, qiān zǎi zhe liáng zhēn.
昭昭齊魯事,千載著良箴。
yù biàn wèi bāng tǐ, xiān guān bù zhèng xīn.
欲辨為邦體,先觀布政心。
biàn mín fēi yuǎn lüè, cóng jiǎn shì huī yīn.
變民非遠略,從簡是徽音。
běi miàn wú yú yì, chéng yīn huì wù shēn.
北面無馀意,誠因惠物深。
“變民非遠略”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藥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