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仰玉蟾均硯滴”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深仰玉蟾均硯滴”全詩
自承掌握濟群用,觚與槧兮難施勞。
古今岡不達,淑慝將何逃。
深仰玉蟾均硯滴,詎慚金馬制書刀。
頡皇觀跡蟲篆興,纖端積潤八體成。
寫圖始告姬公瑞,錯寶終傳路扈名。
上圣惟聰炳帝文,宸章奎畫冠生民。
灑翰翠珉垂睿式,珥彤丹地寵儒臣。
分類:
作者簡介(夏竦)

夏竦,字子喬,北宋大臣,古文字學家,初謚“文正”,后改謚“文莊”。夏竦以文學起家,曾為國史編修官,也曾任多地官員,宋真宗時為襄州知州,宋仁宗時為洪州知州,后任陜西經略、安撫、招討使等職。由于夏竦對文學的造詣很深,所以他的很多作品都流傳于后世。
《奉和御製筆歌》夏竦 翻譯、賞析和詩意
《奉和御製筆歌》是宋代夏竦所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以贊頌御制的筆為主題,表達了筆的精妙和其在政治、文化上的重要作用。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製之精兮漢宮之雙管,
鋒之妙兮趙國之修毫。
自承掌握濟群用,
觚與槧兮難施勞。
古今岡不達,
淑慝將何逃。
深仰玉蟾均硯滴,
詎慚金馬制書刀。
頡皇觀跡蟲篆興,
纖端積潤八體成。
寫圖始告姬公瑞,
錯寶終傳路扈名。
上圣惟聰炳帝文,
宸章奎畫冠生民。
灑翰翠珉垂睿式,
珥彤丹地寵儒臣。
這首詩詞充滿了對御制筆的贊美和敬仰之情。詩中描繪了這支筆的精湛工藝,將其比作漢宮的雙管笛、趙國的細毫,展示了其鋒利而精妙的特點。夏竦自豪地表示,他能熟練地運用這支筆,服務于眾多領域,但對于制作這支筆的艱辛卻不敢忽視。
詩詞中提及了古今的文人墨客未能企及的高度,表達了對文化傳承中的挑戰與壓力。玉蟾均硯是傳說中的寶物,金馬制書刀則象征著高超的書法技藝,夏竦以此自謙自己的才能。他將自己的創作與頡皇觀、蟲篆等古代文化符號相聯系,強調了自己精湛的書寫技巧和對傳統文化的尊崇。
最后幾句詩中,夏竦談到了自己的作品,向姬公瑞表達了自己的敬意,并希望能夠傳承下去。他將這些作品比作珍寶,將自己的名字傳揚開來。在最后兩句中,夏竦贊美了皇帝的智慧和才華,認為皇帝的作品能夠影響和引導民眾。他希望自己的作品也能被賜予寵愛,成為受人尊崇的文人。
整首詩以對御制筆的歌頌為主題,通過對筆的精湛工藝和自身才能的贊美,表達了對傳統文化的尊重和對藝術傳承的追求。夏竦以自己的作品向古代文化中的偉大人物致敬,并期待自己的作品能夠在后世傳揚,為社會作出貢獻。
“深仰玉蟾均硯滴”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èng hé yù zhì bǐ gē
奉和御製筆歌
zhì zhī jīng xī hàn gōng zhī shuāng guǎn, fēng zhī miào xī zhào guó zhī xiū háo.
製之精兮漢宮之雙管,鋒之妙兮趙國之修毫。
zì chéng zhǎng wò jì qún yòng, gū yǔ qiàn xī nán shī láo.
自承掌握濟群用,觚與槧兮難施勞。
gǔ jīn gāng bù dá, shū tè jiāng hé táo.
古今岡不達,淑慝將何逃。
shēn yǎng yù chán jūn yàn dī, jù cán jīn mǎ zhì shū dāo.
深仰玉蟾均硯滴,詎慚金馬制書刀。
jié huáng guān jī chóng zhuàn xìng, xiān duān jī rùn bā tǐ chéng.
頡皇觀跡蟲篆興,纖端積潤八體成。
xiě tú shǐ gào jī gōng ruì, cuò bǎo zhōng chuán lù hù míng.
寫圖始告姬公瑞,錯寶終傳路扈名。
shàng shèng wéi cōng bǐng dì wén, chén zhāng kuí huà guān shēng mín.
上圣惟聰炳帝文,宸章奎畫冠生民。
sǎ hàn cuì mín chuí ruì shì, ěr tóng dān dì chǒng rú chén.
灑翰翠珉垂睿式,珥彤丹地寵儒臣。
“深仰玉蟾均硯滴”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韻腳:(仄韻) 入聲十二錫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