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湯解網四靈歸”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成湯解網四靈歸”全詩
梧桐欲下還驚去,悄悄饑鷹掠樹飛。
分類:
作者簡介(夏竦)

夏竦,字子喬,北宋大臣,古文字學家,初謚“文正”,后改謚“文莊”。夏竦以文學起家,曾為國史編修官,也曾任多地官員,宋真宗時為襄州知州,宋仁宗時為洪州知州,后任陜西經略、安撫、招討使等職。由于夏竦對文學的造詣很深,所以他的很多作品都流傳于后世。
《詠鳳》夏竦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詠鳳》是宋代詩人夏竦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千仞高飛覽德輝,
仿佛成湯解網回。
梧桐欲降驚猶去,
饑鷹悄悄掠樹飛。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只鳳凰的形象。鳳凰是神話中的神鳥,象征著吉祥、美好和不朽。詩人通過鳳凰的形象,表達了對高尚德行和卓越才能的贊美。
賞析:
詩詞開篇描繪了鳳凰高飛的壯麗景象,千仞高飛暗示鳳凰的翱翔能力非凡,德輝則指代其優秀的品德。成湯解網四靈歸,這句表達了鳳凰能夠解救四靈(四方靈獸)并帶領它們歸于安寧之境。
接下來的兩句,梧桐欲下還驚去,饑鷹悄悄掠樹飛,描繪了鳳凰的敏捷和靈活。梧桐是鳳凰常常棲息的樹木,鳳凰欲降卻又驚起,展現了其高潔自尊的特質。而饑鷹掠樹飛,形象生動地描述了鳳凰在追求食物時的機敏和迅捷。
整首詩詞通過鳳凰的形象,表達了對高尚品德和卓越才能的贊美。鳳凰作為神鳥,具有超凡的能力和尊貴的地位,象征著美好、吉祥和不朽。夏竦通過對鳳凰形象的細膩描繪,展示了自然界中的至高存在,以及對美和偉大的追求。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生動地展示了鳳凰的形象和特質,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成湯解網四靈歸”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ǒng fèng
詠鳳
qiān rèn áo xiáng lǎn dé huī, chéng tāng jiě wǎng sì líng guī.
千仞翱翔覽德輝,成湯解網四靈歸。
wú tóng yù xià hái jīng qù, qiāo qiāo jī yīng lüè shù fēi.
梧桐欲下還驚去,悄悄饑鷹掠樹飛。
“成湯解網四靈歸”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