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者其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逝者其耋”全詩
未見君子,寺人之令。
阪有漆,隰有栗。
既見君子,并坐鼓瑟。
今者不樂,逝者其耋。
阪有桑,隰有楊。
既見君子,并坐鼓簧。
今者不樂,逝者其亡。
車鄰翻譯及注釋
翻譯
眾華車跑起來轱轆響粼粼,高頭駿馬額頂雪白如戴星。貴族青年還沒進去見君子,等著守門的小臣通稟傳令。
君子門前高坡上栽著漆樹,洼地里生長著茂盛的板栗。他誠惶誠恐地拜見了君子,君子邀他并肩坐下奏樂器。啊呀趁現在快及時行樂吧,人生易老轉眼八十日偏西。
君子門前高坡上栽著蠶桑,洼地里長著茂盛的大葉楊。他誠惶誠恐地拜見了君子,君子邀他并肩坐把笙吹響。啊呀趁現在快及時行樂吧,說不定哪天閉眼進了天堂。
注釋
⑴鄰鄰:同轔轔,車行聲。
⑵有:語助詞。
⑶白顛:馬額正中有塊白毛,一種良馬。也稱戴星馬。
⑷君子:此是對友人的尊稱。
⑸寺人:宦者。馬瑞辰《毛詩傳箋通釋》:“寺人者,即侍人之省,非謂《周禮》寺人之官也。”王先謙《詩三家義集疏》:“蓋近侍之通稱,不必泥歷代寺人為說。”
⑹阪(bǎn):山坡。
⑺隰(xí):低濕的地方。
⑻并坐:同坐。鼓瑟:彈奏。
⑼今者:現在。
⑽逝:往。耋(dié):八十歲,此處泛指老人。
⑾楊:古代楊柳通名。
⑿簧:古代樂器名,大笙。
⒀亡:死亡。
車鄰鑒賞
此詩首章從主人公拜會友人途中寫起。一個處在上升時斯的新興貴族,率領著眾多仆從乘坐著戴星馬拉的華車,去見朋友。車子跑起來,車聲“鄰鄰”,如音樂一般好聽,他仿佛在欣賞著一支美妙的曲子。正因為他有好心情,才覺得車聲特別悅耳。最叫他得意的還是拉車的馬,額頭間長著清一色白毛,好似堆著一團白雪。白額的馬,舊名戴星馬,俗稱玉頂馬,是古代珍貴的名馬之一。他特地點明馬“白額”的特征,當然是要突出它的珍貴,更重要的則是借此襯托自己的尊貴。因而從開頭兩句敘述中,可以察覺到主人公的自豪與歡愉的情懷。緊接著三、四句便說自己已安抵朋友之家——這是一個貴族人家,非一般平民小戶可比,未見主人之前,必須等待侍者的通報、傳令。主人公如此說,無非是要突出友人門第高貴,突出友人的高貴,目的則在暗示自己也是有身份的。首章后兩句是“言在此而意在彼”,自我標榜,可謂含而不露。
第二、三章意思相同,說主人公受到朋友的熱情款待。頭兩句借當時民歌中常用的“阪(或山)有×,隰(或澤)有×”的句式起興,以引出下文,在意義上沒有必然的聯系。“并坐”表示親熱,他們是一對情投意合的朋友,一見面,就在一起彈奏吹打,親密無間。主人一再勸告著:今日會面要盡情歡樂,轉眼間我們就會衰老,說不定哪一天會死去。這里所表現的及時行樂的思想,與東漢《古詩十九首》中說的“人生非金石,豈能長壽考”、“人生忽如寄,壽無金石固”、“為樂當及時,何能待來茲”的話很相似,它們之間也許有著相承的關系。此詩“今者”兩句盡管情調有點消極,但放在朋友間相互勸樂的場合,坦露襟懷,以誠待友,在酒席上流露出的人生短促的感傷,本可以理解,不必非要斥之以“腐朽”“沒落”不可。
車鄰創作背景
關于此詩背景,歷代學者的觀點有很大分歧。舊說此詩或謂“美秦仲也。秦仲始大,有車馬禮樂侍御之好焉”(《毛詩序》);或謂“襄公伐戎,初命秦伯,國人榮之。賦《車鄰》”(豐坊《詩傳》);或謂“秦穆公燕飲賓客及群臣,依西山之土音,作歌以侑之”(吳懋清《毛詩復古錄》)。今人分歧更大,或謂是“反映秦君腐朽的生活和思想的詩”(程俊英《詩經譯注》);或謂“這是貴族婦人所作的詩,詠唱他們夫妻的享樂生活”(高亨《詩經今注》);或謂“沒落貴族士大夫勸人及時行樂”(袁愈荌、唐莫堯《詩經全譯》);或謂是“婦人喜見其征夫回還時歡樂之詞”(藍菊蓀《詩經國風今譯》);或謂是寫貴族朋友間相互勸樂的詩。“逝者其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ē lín
車鄰
yǒu chē lín lín, yǒu mǎ bái diān.
有車鄰鄰,有馬白顛。
wèi jiàn jūn zǐ, sì rén zhī lìng.
未見君子,寺人之令。
bǎn yǒu qī, xí yǒu lì.
阪有漆,隰有栗。
jì jiàn jūn zǐ, bìng zuò gǔ sè.
既見君子,并坐鼓瑟。
jīn zhě bù lè, shì zhě qí dié.
今者不樂,逝者其耋。
bǎn yǒu sāng, xí yǒu yáng.
阪有桑,隰有楊。
jì jiàn jūn zǐ, bìng zuò gǔ huáng.
既見君子,并坐鼓簧。
jīn zhě bù lè, shì zhě qí wáng.
今者不樂,逝者其亡。
“逝者其耋”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四質 (仄韻) 入聲九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