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在高木”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落日在高木”全詩
白云起天鏡,飛去忽無蹤。
雨蘚爛漫紫,幽徑誰相從。
孤慮如有根,糾結生心胸。
良時忽已晚,撇耳過晨鐘。
事業馀濩落,撫己真何庸。
投箸不能食,卻立倚長松。
酒敲百萬兵,此憂不可攻。
分類:
《感秋六首》鄭獬 翻譯、賞析和詩意
《感秋六首》是宋代鄭獬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落日在高木,輝輝淡秋容。
夕陽照耀在高大的樹木上,映照出淡淡的秋天氛圍。
白云起天鏡,飛去忽無蹤。
白云浮動如鏡天空,飛逝而無蹤影。
雨蘚爛漫紫,幽徑誰相從。
雨后苔蘚長滿地,花開得紫得繁茂,幽靜的小徑上,誰在相伴而行?
孤慮如有根,糾結生心胸。
孤獨的憂慮如有根一般,糾結在心胸之中。
良時忽已晚,撇耳過晨鐘。
美好的時光突然已經過去,匆匆聽過晨鐘聲的回響。
事業馀濩落,撫己真何庸。
事業的余暉漸漸消散,撫摸自己,感到何等無能為力。
投箸不能食,卻立倚長松。
雖然端起筷子,但卻無法進食,只能站在長松旁倚靠。
酒敲百萬兵,此憂不可攻。
酒杯敲擊,聲如百萬戰士般震撼,然而這樣的憂愁無法戰勝。
詩中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抒發內心感受,表達了作者對秋天的感慨和獨特的情緒體驗。詩人以秋日落日、白云、雨蘚、長松等意象,展示了秋天的景色和氛圍,營造出一種淡淡的憂愁與孤獨之感。詩中的孤慮、糾結、無能和憂愁等情緒,與自然景物形成了對比,加深了讀者對于詩人內心境遇的體驗。
詩詞中運用了一些富有意境的修辭手法,如夕陽映照、白云浮動、雨蘚爛漫紫等,使詩意更加豐富生動。通過抒發自己對事業、時光流逝和人生意義等方面的思考,詩人表達了對于人生短暫和無常的感慨,以及面對煩惱困擾時的無奈和無力。
整首詩詞以自然景物為背景,通過詩人對景物的描繪和情感的抒發,傳達了一種深沉的思考和對人生哲理的體悟。同時,通過對時間流逝和人生境遇的描繪,呈現了一種憂愁和孤獨的情感,使讀者在欣賞詩意的同時,也能感受到詩人內心的情緒和思考。
“落日在高木”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ǎn qiū liù shǒu
感秋六首
luò rì zài gāo mù, huī huī dàn qiū róng.
落日在高木,輝輝淡秋容。
bái yún qǐ tiān jìng, fēi qù hū wú zōng.
白云起天鏡,飛去忽無蹤。
yǔ xiǎn làn màn zǐ, yōu jìng shuí xiāng cóng.
雨蘚爛漫紫,幽徑誰相從。
gū lǜ rú yǒu gēn, jiū jié shēng xīn xiōng.
孤慮如有根,糾結生心胸。
liáng shí hū yǐ wǎn, piē ěr guò chén zhōng.
良時忽已晚,撇耳過晨鐘。
shì yè yú huò luò, fǔ jǐ zhēn hé yōng.
事業馀濩落,撫己真何庸。
tóu zhù bù néng shí, què lì yǐ cháng sōng.
投箸不能食,卻立倚長松。
jiǔ qiāo bǎi wàn bīng, cǐ yōu bù kě gōng.
酒敲百萬兵,此憂不可攻。
“落日在高木”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一屋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