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時誰與儔”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識時誰與儔”全詩
一息一萬里,獨與長風游。
獵騎走霹靂,落臂無虛投。
古冢白鼻狐,立死不得留。
飛霜未殺草,擁翅寒胡愁。
畜力以待奮,仁如林中鳩。
今茲順天誅,狡穴破奸謀。
美哉青骹姿,識時誰與儔。
分類:
《感秋六首》鄭獬 翻譯、賞析和詩意
《感秋六首》是宋代鄭獬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軒軒蒼角鷹,殺氣凌高秋。
一息一萬里,獨與長風游。
中文譯文:
翱翔蒼天的雄健之鷹,殺氣凌厲的秋天。
一呼吸間就能飛越萬里,獨自與長風為伴。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秋高氣爽的景象,通過描寫一只雄健的角鷹在秋天飛翔的形象,傳達了作者內心的豪情和壯志。詩中的蒼角鷹象征著自由和力量,展示了它的凌厲殺氣,與高秋的氣勢相得益彰。詩人通過形容鷹的飛行速度極快,一呼吸間就能飛越萬里,表達了自己超越常人的追求和向往。
獨與長風游,表明詩人獨行其志,不受拘束,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他仿佛與長風為伴,暢游蒼穹,體現了他追求自由和超越的精神。
后兩句以獵騎走霹靂、落臂無虛投,描述了獵鷹的獵食過程,展示了獵鷹的敏銳和果斷。接著,古冢白鼻狐、立死不得留,表現了狐貍的機智和聰明,使詩中增添了一絲戰斗的緊張氛圍。
飛霜未殺草,擁翅寒胡愁,描繪了寒冷的秋天景象,暗示著草木凋零、萬物凄涼的感覺,以及北方游牧民族的哀嘆。
畜力以待奮,仁如林中鳩,這兩句表達了作者對自己的期望和追求,他希望能夠積蓄力量,等待時機的到來,像林中的鳩鳥一樣和善守望,等待機會的到來。
最后兩句"今茲順天誅,狡穴破奸謀。美哉青骹姿,識時誰與儔",表達了詩人對正義的追求和對邪惡勢力的挑戰,他向上天祈求能夠順利消滅邪惡,打破奸謀。青骹姿的美麗形態象征著高尚的品質,詩人希望那些能夠識時務、與他一同追求正義的人們能夠出現。
總體而言,這首詩描繪了秋天的壯麗景象,以及詩人對自由、力量、正義的追求和對邪惡勢力的挑戰。通過描寫鷹的形象和自然景物,表達了詩人強烈的豪情壯志和對美好未來的向往。
“識時誰與儔”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ǎn qiū liù shǒu
感秋六首
xuān xuān cāng jiǎo yīng, shā qì líng gāo qiū.
軒軒蒼角鷹,殺氣凌高秋。
yī xī yī wàn lǐ, dú yǔ cháng fēng yóu.
一息一萬里,獨與長風游。
liè qí zǒu pī lì, luò bì wú xū tóu.
獵騎走霹靂,落臂無虛投。
gǔ zhǒng bái bí hú, lì sǐ bù dé liú.
古冢白鼻狐,立死不得留。
fēi shuāng wèi shā cǎo, yōng chì hán hú chóu.
飛霜未殺草,擁翅寒胡愁。
chù lì yǐ dài fèn, rén rú lín zhōng jiū.
畜力以待奮,仁如林中鳩。
jīn zī shùn tiān zhū, jiǎo xué pò jiān móu.
今茲順天誅,狡穴破奸謀。
měi zāi qīng qiāo zī, shí shí shuí yǔ chóu.
美哉青骹姿,識時誰與儔。
“識時誰與儔”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