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在雙重瞳”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不在雙重瞳”全詩
離朱捏兩目,觸面不得通。
折弓斷其臂,安得為逢蒙。
白日照六合,光耀當天中。
茍為物所蝕,齯齒猶成童。
君子誠其意,默通大化工。
所以虞舜明,不在雙重瞳。
分類:
《雜興三首》鄭獬 翻譯、賞析和詩意
《雜興三首》是宋代詩人鄭獬的作品之一,詩意深邃,表達了一種超越形式的思考和感悟。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塊泥封兩耳,
師曠亦為聾。
離朱捏兩目,
觸面不得通。
折弓斷其臂,
安得為逢蒙。
白日照六合,
光耀當天中。
茍為物所蝕,
齯齒猶成童。
君子誠其意,
默通大化工。
所以虞舜明,
不在雙重瞳。
詩詞的中文譯文:
用塊泥封住雙耳,
即使是盲人,也無法聽到。
離開紅日,捏住雙眼,
觸摸臉頰,卻無法感知。
彎折弓弦,折斷雙臂,
又怎么能成為逢蒙(逢蒙:指皇帝的隨從)。
白日照亮六合大地,
光芒耀眼,照亮天空的中心。
即使受物質侵蝕,
牙齒依然保持童真。
君子忠于自己的意愿,
默默地推動著偉大的變革。
這就是為什么虞舜(傳說中的圣人)明智,
并不在于擁有雙重瞳孔。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一種極富想象力的方式,表達了一種超越外在形式的境界。通過描述一系列身體器官的缺失或失去功能的情景,詩人鄭獬意圖表達人的內在精神與外在形式的關系。
詩中的“塊泥封兩耳”,“師曠亦為聾”,以及“離朱捏兩目,觸面不得通”這些形象,暗示了盲目追求外在形式,被物質和感官束縛所帶來的局限與困擾。而“折弓斷其臂,安得為逢蒙”則表達了對于權勢和榮耀的質疑,以及對于被追求和承諾所束縛的反思。
然而,詩中也透露出一種超越形式的思考。詩句“白日照六合,光耀當天中”,表達了一種超越日常生活的光明和輝煌。即使在物質侵蝕的情況下,“齯齒猶成童”展現了內心的純真和恒久不變的美好。
最后,詩人通過“君子誠其意,默通大化工”,以及“所以虞舜明,不在雙重瞳”,表達了一個真正的君子不在于外在形式的美麗與權勢,而在于內在的道德追求和智慧的開啟。他們能夠超越物質束縛,以默默無聞的方式,推動著偉大的變革。
這首詩詞通過對形式與精神、物質與道德的對比,表達了一種超越物質追求的境界。它提醒人們,真正的價值和智慧不在于外在的榮耀和權勢,而在于內心的純凈和追求。它鼓勵人們在追求物質的同時,保持內心的純真和堅守道德原則,以實現自身的真正價值。這首詩詞給人一種深思熟慮的感覺,引導人們思考生活的意義和內在的追求。
“不在雙重瞳”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á xìng sān shǒu
雜興三首
kuài ní fēng liǎng ěr, shī kuàng yì wèi lóng.
塊泥封兩耳,師曠亦為聾。
lí zhū niē liǎng mù, chù miàn bù dé tōng.
離朱捏兩目,觸面不得通。
zhé gōng duàn qí bì, ān dé wèi féng méng.
折弓斷其臂,安得為逢蒙。
bái rì zhào liù hé, guāng yào dàng tiān zhōng.
白日照六合,光耀當天中。
gǒu wèi wù suǒ shí, ní chǐ yóu chéng tóng.
茍為物所蝕,齯齒猶成童。
jūn zǐ chéng qí yì, mò tōng dà huà gōng.
君子誠其意,默通大化工。
suǒ yǐ yú shùn míng, bù zài shuāng chóng tóng.
所以虞舜明,不在雙重瞳。
“不在雙重瞳”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