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獻君王萬壽杯”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共獻君王萬壽杯”全詩
春風自過燕山好,寒色還從易水回。
歸雁卻飛天北去,白云應傍日邊來。
行行上苑花如綴,共獻君王萬壽杯。
分類:
《南歸呈王樂道》鄭獬 翻譯、賞析和詩意
《南歸呈王樂道》是宋代鄭獬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南歸呈王樂道
漸少塵沙眼漸開,
駸駸歸騎不須催。
春風自過燕山好,
寒色還從易水回。
歸雁卻飛天北去,
白云應傍日邊來。
行行上苑花如綴,
共獻君王萬壽杯。
詩意:
這首詩以南歸的場景為背景,詩人通過描繪漸漸減少的塵沙和逐漸清晰的視野,表達了歸途的輕松和愉悅。歸騎們自發地回到了故鄉,不需要再催促。春風自然地吹過燕山,冷色漸漸從易水回歸。歸向北方的候鳥飛翔,白云伴隨著太陽的邊緣飄來。行走在上苑的路上,花朵像是串珠一般點綴其中,為君王獻上了萬壽杯。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筆觸描繪了南歸的景象,展現了歸途的愉悅和和諧的自然景色。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詩人以富有生動感的形象表達了歸途的美好與喜悅。
詩中的"漸少塵沙眼漸開"描述了行程的推進,途中的塵沙逐漸減少,視野也逐漸開闊。"駸駸歸騎不須催"表明歸騎們心甘情愿地回到家鄉,不需要再催促。"春風自過燕山好"描繪了春風自然而然地吹過燕山,給人以溫暖和舒適的感覺。"寒色還從易水回"則表達了冬天的寒意逐漸消退,天氣變得溫暖起來。
詩中的歸雁和白云是自然景物中的象征,詩人通過它們的運動,表達了歸途的美好。"歸雁卻飛天北去"描繪了候鳥向北飛翔的場景,暗示著歸途的方向。"白云應傍日邊來"則展現了白云隨著太陽的邊緣飄來的情景,形象地描繪了云的輕盈和自然的美妙。
最后兩句"行行上苑花如綴,共獻君王萬壽杯",以花朵的點綴和君王的萬壽杯為結尾,表達了歸途的喜悅和歡慶。花朵點綴在上苑的路上,增添了一片美麗的景色,而君王的萬壽杯則象征著吉祥和長壽,進一步突出了歸途的歡樂與慶祝。
整首詩以樸素而生動的語言,展現了歸途的美好和愉悅,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進一步強化了歸途的情感和意境。詩人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對歸途的向往和喜悅,同時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和象征的運用,為讀者呈現了一幅美麗而和諧的歸途圖景,讓人感受到春風拂面、花開如畫的溫馨與歡樂。
“共獻君王萬壽杯”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nán guī chéng wáng lè dào
南歸呈王樂道
jiàn shǎo chén shā yǎn jiàn kāi, qīn qīn guī qí bù xū cuī.
漸少塵沙眼漸開,駸駸歸騎不須催。
chūn fēng zì guò yān shān hǎo, hán sè hái cóng yì shuǐ huí.
春風自過燕山好,寒色還從易水回。
guī yàn què fēi tiān běi qù, bái yún yīng bàng rì biān lái.
歸雁卻飛天北去,白云應傍日邊來。
xíng xíng shàng yuàn huā rú zhuì, gòng xiàn jūn wáng wàn shòu bēi.
行行上苑花如綴,共獻君王萬壽杯。
“共獻君王萬壽杯”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