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語不相酬”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一語不相酬”全詩
餧之得其欲,弭首乃無怒。
茍或咈其心,騰爪必傷汝。
權門愛曲從,破殼出毛羽。
一語不相酬,隨手覆塵土。
禍福非不明,焦爛猶奔赴。
聳動會稽山,山前有直路。
鑄金不作鉤,斷木寧為矩。
終歲守衡茅,藜藿甘辛苦。
分類:
《懷顧子惇》鄭獬 翻譯、賞析和詩意
《懷顧子惇》是宋代鄭獬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托身事權門,譬如狎彫虎。
餧之得其欲,弭首乃無怒。
茍或咈其心,騰爪必傷汝。
權門愛曲從,破殼出毛羽。
一語不相酬,隨手覆塵土。
禍福非不明,焦爛猶奔赴。
聳動會稽山,山前有直路。
鑄金不作鉤,斷木寧為矩。
終歲守衡茅,藜藿甘辛苦。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鄭獬自謙的心態表達了他作為權臣的虛懷和忠誠。他將自己比喻為對待彫虎的人,一旦能滿足其欲望,就能平息其怒火。但如果觸怒了彫虎的心,那它的爪子必然會傷害到你。這里的彫虎可以理解為權勢之人,而鄭獬則是在權門中為之服務的人。
鄭獬繼續表達了作為權臣的無奈和自己的處境。權門喜歡順從的人,一旦你有了自己的主見,就像破殼而出的毛羽一樣,會遭到排斥和忽視。他感嘆自己的一番努力白費,一言不合就被隨手掩埋在塵土之下。然而,無論是禍還是福,都是明明白白的,就像焦爛的東西一樣,還是會被追逐。
最后,鄭獬表達了自己的堅守和忍耐之心。他說會稽山因為他的動蕩而不安,山前卻有一條筆直的路,可理解為他在權門中行事公正,不偏不倚。他寧愿打磨斷木成為矩尺,也不愿鑄成金鉤。終年守衛在茅屋之中,吃著粗糙的藜藿,經歷著辛苦和艱辛。
整首詩詞表達了鄭獬作為權臣的心境,他時刻保持著敬畏和忠誠,同時也感嘆權力帶來的無奈和痛苦。他借用了彫虎、毛羽、焦爛等形象描繪了權臣的本質和自己的處境,通過對比和隱喻,展示了他的謙遜和堅守。整首詩詞意境深遠,給人以思考和反思的空間。
“一語不相酬”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uái gù zi dūn
懷顧子惇
tuō shēn shì quán mén, pì rú xiá diāo hǔ.
托身事權門,譬如狎彫虎。
wèi zhī dé qí yù, mǐ shǒu nǎi wú nù.
餧之得其欲,弭首乃無怒。
gǒu huò fú qí xīn, téng zhǎo bì shāng rǔ.
茍或咈其心,騰爪必傷汝。
quán mén ài qū cóng, pò ké chū máo yǔ.
權門愛曲從,破殼出毛羽。
yī yǔ bù xiāng chóu, suí shǒu fù chén tǔ.
一語不相酬,隨手覆塵土。
huò fú fēi bù míng, jiāo làn yóu bēn fù.
禍福非不明,焦爛猶奔赴。
sǒng dòng kuài jī shān, shān qián yǒu zhí lù.
聳動會稽山,山前有直路。
zhù jīn bù zuò gōu, duàn mù níng wèi jǔ.
鑄金不作鉤,斷木寧為矩。
zhōng suì shǒu héng máo, lí huò gān xīn kǔ.
終歲守衡茅,藜藿甘辛苦。
“一語不相酬”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