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勒牙旌駐水湄”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玉勒牙旌駐水湄”全詩
此朝河伯想增氣,去歲國公還賦詩。
岸蝶偶然穿翠箔,沙禽曾不避紅旗。
旬馀即報行春足,可厭歸軒暮雨隨。
分類:
《依韻奉和司徒侍中辛亥三月十八日游御河二首》強至 翻譯、賞析和詩意
《依韻奉和司徒侍中辛亥三月十八日游御河二首》是宋代詩人強至所作,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玉勒牙旌駐水湄,
萬人齊看柁開時。
此朝河伯想增氣,
去歲國公還賦詩。
岸蝶偶然穿翠箔,
沙禽曾不避紅旗。
旬馀即報行春足,
可厭歸軒暮雨隨。
詩意:
這首詩描述的是詩人在辛亥三月十八日游覽御河時的情景。詩中以生動的畫面描繪了玉勒牙旌駐扎在水邊,成千上萬的人齊聚一堂觀看柁船開行的場景。這一幕讓詩人聯想到河伯神靈,似乎增添了一份神秘而莊嚴的氣氛。詩人還提到,去年的國公已經在此地賦詩,顯得文人雅士們對這個地方格外重視。詩中還描繪了一些細節,如岸邊的蝴蝶偶然穿過翠綠的帷幕,沙地上的禽鳥竟然不懼紅旗的飄揚。詩人在最后表達了對春天行程的滿足,但也感嘆歸途中的雨水不斷,希望能夠盡快回到自己的軒舍。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游覽御河的景色和情感。詩人運用生動的意象和細膩的描寫,使讀者仿佛身臨其境,感受到詩人游覽御河時的喜悅和思考。詩人通過描述柁船開行、河伯想象等元素,營造出一種神秘而莊嚴的氛圍,使整首詩充滿了儀式感。此外,詩中的細節描寫,如岸蝶穿翠箔、沙禽不避紅旗,展示了詩人敏銳的觀察力和對自然的熱愛。最后兩句表達了對春天行程的滿足,但又暗示了歸途中的雨水不斷,彰顯了詩人對逝去時光的懷念和對未來的期許。
總體而言,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通過描繪細膩的畫面和獨特的情感表達,展現了詩人眼中御河的壯麗景色和詩人對自然、對時光流轉的感慨之情。讀者在閱讀時,可以感受到詩人的情緒和思考,同時也可以體會到宋代文人對自然景物的熱愛和對傳統文化的追溯。
“玉勒牙旌駐水湄”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ī yùn fèng hé sī tú shì zhōng xīn hài sān yuè shí bā rì yóu yù hé èr shǒu
依韻奉和司徒侍中辛亥三月十八日游御河二首
yù lēi yá jīng zhù shuǐ méi, wàn rén qí kàn duò kāi shí.
玉勒牙旌駐水湄,萬人齊看柁開時。
cǐ cháo hé bó xiǎng zēng qì, qù suì guó gōng hái fù shī.
此朝河伯想增氣,去歲國公還賦詩。
àn dié ǒu rán chuān cuì bó, shā qín céng bù bì hóng qí.
岸蝶偶然穿翠箔,沙禽曾不避紅旗。
xún yú jí bào xíng chūn zú, kě yàn guī xuān mù yǔ suí.
旬馀即報行春足,可厭歸軒暮雨隨。
“玉勒牙旌駐水湄”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