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時散作巖下陰”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或時散作巖下陰”全詩
山云出為洞口雨,或時散作巖下陰。
不有神物此蟠據,安得氣類長相尋。
寺僧愛云恐云遠,置閣云上躡以臨。
豈惟憂懷獨舒悅,更許游客開塵襟。
客來只知寓暫賞,不道歸去還塵侵。
寧如僧住得安穩,終日自共云無心。
分類:
《棲云閣》強至 翻譯、賞析和詩意
《棲云閣》是宋代詩人強至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以描繪山中古寺巖洞的景致為主題,表現出作者對自然景色的贊美和對禪修生活的向往。下面是《棲云閣》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棲云閣,位于越山之東南,號稱勝景絕佳。古老的寺廟和高深的巖洞讓人震撼。山上的云霧從洞口中升起,時而散作洞下的陰影。這里沒有仙人居住,卻有神秘的氣息彌漫,讓人如何尋覓也無法尋到。寺廟里的僧侶熱衷于云霧,卻擔心云霧遠離,于是在云霧上建造了一個閣樓,登上閣樓可以俯瞰云霧。不僅僅是僧侶們感到歡喜,游客們也能開啟心靈的塵埃,感受到寧靜與歡喜。來訪的游客只知道暫時欣賞這美景,卻不知道離開后塵埃又會侵襲他們。與其如此,倒不如像僧侶一樣在這里安穩地住下來,整日與云霧為伴,無所牽掛。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山中的古寺巖洞和云霧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美和禪修生活的向往。作者通過山中的云霧、巖洞和寺廟,營造出一種神秘、寧靜的氛圍,表達了對超越塵世的追求和對寧靜心境的向往。詩詞中的云霧被賦予了神秘、超然的特性,使人產生一種超越凡塵的遐想。作者通過描寫寺廟僧侶的生活,與游客的短暫欣賞作對比,表達了對于真正的安寧和心靈凈化的渴望。
總之,《棲云閣》通過描繪山中古寺巖洞和云霧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美和禪修生活的追求和向往。這首詩詞以其深遠的意境和內在的情感,展現了宋代詩人的獨特才情和對禪宗思想的思考。
“或時散作巖下陰”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ī yún gé
棲云閣
yuè shān dōng nán hào shèng jué, gǔ sì yán dòng qióng gāo shēn.
越山東南號勝絕,古寺巖洞窮高深。
shān yún chū wèi dòng kǒu yǔ, huò shí sàn zuò yán xià yīn.
山云出為洞口雨,或時散作巖下陰。
bù yǒu shén wù cǐ pán jù, ān de qì lèi zhǎng xiàng xún.
不有神物此蟠據,安得氣類長相尋。
sì sēng ài yún kǒng yún yuǎn, zhì gé yún shàng niè yǐ lín.
寺僧愛云恐云遠,置閣云上躡以臨。
qǐ wéi yōu huái dú shū yuè, gèng xǔ yóu kè kāi chén jīn.
豈惟憂懷獨舒悅,更許游客開塵襟。
kè lái zhǐ zhī yù zàn shǎng, bù dào guī qù hái chén qīn.
客來只知寓暫賞,不道歸去還塵侵。
níng rú sēng zhù dé ān wěn, zhōng rì zì gòng yún wú xīn.
寧如僧住得安穩,終日自共云無心。
“或時散作巖下陰”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