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遠思母”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林下遠思母”全詩
林下遠思母,階前愁傍人。
澗聲微可聽,野性漸能馴。
公惠成愚好,他年伴幅巾。
分類:
《趙龍圖自西川攜鹿兒至秦相惠》強至 翻譯、賞析和詩意
《趙龍圖自西川攜鹿兒至秦相惠》是宋代詩人強至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軟毛金縷暗,細點雪花勻。
林下遠思母,階前愁傍人。
澗聲微可聽,野性漸能馴。
公惠成愚好,他年伴幅巾。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幅趙龍圖從西川帶著他的兒子鹿兒前往秦國相惠的情景。通過描寫細膩的景物和情感,詩人表達了對家庭、友情和對未來的美好愿景的思考和渴望。
賞析:
首聯"軟毛金縷暗,細點雪花勻"以細膩的描寫展現了詩人對細節的觀察和表達能力。軟毛金縷暗,形象地描繪出柔和光滑的質感,細點雪花勻則給人以純凈的感覺,這兩句詩通過對物象的描繪,抓住了詩人對于美的追求。
接下來的兩句"林下遠思母,階前愁傍人"表達了趙龍圖在離家之際對母親的思念和對離別的憂傷,同時也透露了他對將要面對的陌生環境和人際關系的擔心。
接著的兩句"澗聲微可聽,野性漸能馴"描繪了一種寧靜的場景,澗聲微弱卻又清晰可聞,給人一種靜謐的感覺。野性漸能馴則表現了趙龍圖逐漸適應自然環境的過程,也可以理解為他逐漸適應了自己的角色和身份。
最后兩句"公惠成愚好,他年伴幅巾"表達了對友情和未來的期望。公惠成愚好意味著秦相惠對趙龍圖的尊重和賞識,他年伴幅巾則表示趙龍圖希望在秦相惠身邊成為真正的朋友和伴侶,共同度過未來的歲月。
整首詩詞通過對細節的描寫和情感的表達,展現了詩人對家庭、友情和未來的美好向往,同時也傳遞出對于生活和人際關系的思考和感悟。
“林下遠思母”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ào lóng tú zì xī chuān xié lù ér zhì qín xiāng huì
趙龍圖自西川攜鹿兒至秦相惠
ruǎn máo jīn lǚ àn, xì diǎn xuě huā yún.
軟毛金縷暗,細點雪花勻。
lín xià yuǎn sī mǔ, jiē qián chóu bàng rén.
林下遠思母,階前愁傍人。
jiàn shēng wēi kě tīng, yě xìng jiàn néng xún.
澗聲微可聽,野性漸能馴。
gōng huì chéng yú hǎo, tā nián bàn fú jīn.
公惠成愚好,他年伴幅巾。
“林下遠思母”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七麌 (仄韻) 上聲二十五有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