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往都梁真有期”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來往都梁真有期”全詩
獨憐老子蒙頭睡,不見梅花如雪時。
經爐飽附僧伽火,齋缽長分庾氏糜。
歲暮東窗好晴日,傳聲阿遁正相思。
分類:
《至洪澤寄呂少馮介然》吳則禮 翻譯、賞析和詩意
《至洪澤寄呂少馮介然》是宋代吳則禮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來往都梁真有期,
瘦藤挈挈要追隨。
獨憐老子蒙頭睡,
不見梅花如雪時。
經爐飽附僧伽火,
齋缽長分庾氏糜。
歲暮東窗好晴日,
傳聲阿遁正相思。
譯文:
常常往來都梁的日子真是有限,
我瘦弱的身影要緊緊跟隨。
我獨自憐憫老子熟睡時,
卻無法看到梅花如雪的美景。
經過爐火的烘烤,飽含著僧侶的香火,
齋缽已經分給了庾氏家的人。
歲末的東窗下好天晴,
相思之情傳達給遁阿。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與呂少馮介然在洪澤湖地區相聚的情景。詩人表達了對與呂少馮介然相逢的期待和愿望,希望能夠一起賞識梅花的美麗景色。
詩中提到的“瘦藤挈挈”形象地描繪了詩人身體瘦弱,但仍然懷著追隨的心情。他獨自憐憫老子在蒙頭睡眠時的神態,暗示了作者對寧靜和自然之美的向往。
經過爐火的烘烤,飽含著僧侶的香火,詩人可能在描述自己在寺廟中的經歷,與僧侶共同分享宗教與靈性的體驗。
詩的最后兩句,描述了歲末時節的晴天,東窗下的陽光明媚,這個時刻讓傳聲阿遁(指僧侶)與詩人產生了相思之情,兩者心靈相通,共同感受著禪宗的思考和尋求。
整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色、宗教情感和人際關系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友情、自然和精神追求的渴望。詩中的意象細膩而富有情感,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感受和思考,展現了宋代文人的審美情趣和人生態度。
“來往都梁真有期”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ì hóng zé jì lǚ shǎo féng jiè rán
至洪澤寄呂少馮介然
lái wǎng dōu liáng zhēn yǒu qī, shòu téng qiè qiè yào zhuī suí.
來往都梁真有期,瘦藤挈挈要追隨。
dú lián lǎo zi méng tóu shuì, bú jiàn méi huā rú xuě shí.
獨憐老子蒙頭睡,不見梅花如雪時。
jīng lú bǎo fù sēng jiā huǒ, zhāi bō zhǎng fēn yǔ shì mí.
經爐飽附僧伽火,齋缽長分庾氏糜。
suì mù dōng chuāng hǎo qíng rì, chuán shēng ā dùn zhèng xiāng sī.
歲暮東窗好晴日,傳聲阿遁正相思。
“來往都梁真有期”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