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與兒曹同”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不與兒曹同”全詩
虎頭有妙理,誰謂毛潁工。
崎崎磊磊間,聊復著此翁。
平生烏皮幾。
不與兒曹同。
分類:
《巖齋》吳則禮 翻譯、賞析和詩意
《巖齋》是宋代吳則禮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自古以來,我都感謝幼輿,應該把他安置在山岳之間。虎頭有奇妙的道理,誰說毛潁不擅長工藝。崎崎磊磊的山石中間,我只愿與這位老人相依。一生中,我只有這張烏鴉皮小幾,不與兒曹共享。
詩意和賞析:
《巖齋》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山居老人的生活和心境。詩中的幼輿可能指的是詩人的朋友或知己,他一直心懷感激,并希望將他安置在山岳之間,表達了對友誼的珍視和懷念之情。
詩中提到的虎頭可能是指一種特殊的山石形狀,而毛潁則是指某位工匠的名字。詩人表達了對這位工匠技藝高超的贊賞,認為他能夠創造出精美絕倫的藝術品或工藝品。
詩中的"崎崎磊磊"形容了山石的險峻和凌亂,而詩人愿意與這位老人相依,可能是因為他們都喜歡山水之間的自然景觀,以及安靜的山居生活。詩人表達了對孤獨、寧靜和自然之美的向往,與現實生活中繁忙、喧囂的世界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詩人提到自己只有一張烏鴉皮小幾,與兒曹(指兒女后代)不共享,可能意味著他生活簡樸,不與世俗追求物質財富和繁華相同,注重心靈的寄托和內在的世界。
總的來說,《巖齋》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山居生活的深情和對自然的熱愛,表達了詩人追求寧靜、獨立和自由的心境。詩中的意象與情感相結合,營造出一種清新、恬靜的意境,讓讀者感受到山水之間的寧靜和詩人內心的寧靜。
“不與兒曹同”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án zhāi
巖齋
cóng lái xiè yòu yú, yí zhì qiū hè zhōng.
從來謝幼輿,宜置丘壑中。
hǔ tóu yǒu miào lǐ, shuí wèi máo yǐng gōng.
虎頭有妙理,誰謂毛潁工。
qí qí lěi lěi jiān, liáo fù zhe cǐ wēng.
崎崎磊磊間,聊復著此翁。
píng shēng wū pí jǐ.
平生烏皮幾。
bù yǔ ér cáo tóng.
不與兒曹同。
“不與兒曹同”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仄韻) 上聲十六銑 (仄韻) 上聲二十五有 (仄韻) 去聲二十四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