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前娟好有余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風前娟好有余態”全詩
風前娟好有余態,未必此花如此詩。
分類:
作者簡介(張栻)
《廖憲送牡丹用海棠韻復走筆戲和之》張栻 翻譯、賞析和詩意
《廖憲送牡丹用海棠韻復走筆戲和之》是宋代張栻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報答春光須著語,
年來老我不能奇。
風前娟好有余態,
未必此花如此詩。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廖憲所贈牡丹的感激之情。詩詞以描繪花的美麗為主題,表達了作者對春光的感激之情和對自己年歲漸長、能力不再出眾的感嘆。作者認為風前這朵娟好的花有著超越詩詞表達的余韻和美態,暗示了詩詞的局限性,無法完全表達出花的美麗和內涵。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花朵的美麗,表達了作者對春光的感激和自己年歲漸長、能力漸衰的感嘆。詩詞開頭的"報答春光須著語",表明作者要以詩詞來回報春光的美好,但隨即便表示自己的詩詞已經無法奇妙地表達出來。"風前娟好有余態"這句話描繪了花的美麗,表現出作者對花的贊嘆之情。最后一句"未必此花如此詩"以一種反問的方式,表達了作者對詩詞表達能力的懷疑,認為自己的詩詞可能無法完全表達出花朵的美麗和韻味。
這首詩詞通過對花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春光和美的贊美,同時也反思了詩詞表達的局限性。作者通過對自己能力的懷疑,提醒讀者詩詞的局限性,暗示了詩詞無法完全表達出真實的美和內涵。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美的追求和對自身能力的反思,給人以深思的啟示。
“風前娟好有余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iào xiàn sòng mǔ dān yòng hǎi táng yùn fù zǒu bǐ xì hé zhī
廖憲送牡丹用海棠韻復走筆戲和之
bào dá chūn guāng xū zhe yǔ, nián lái lǎo wǒ bù néng qí.
報答春光須著語,年來老我不能奇。
fēng qián juān hǎo yǒu yú tài, wèi bì cǐ huā rú cǐ shī.
風前娟好有余態,未必此花如此詩。
“風前娟好有余態”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一隊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