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萬里攜書劍”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秋風萬里攜書劍”全詩
秋風萬里攜書劍,春日端門拜冕旒。
圣世取才先實用,儒生報國豈身謀。
且看廷策三千字,為寫平時畎畝憂。
分類:
作者簡介(張栻)
《鹿鳴宴》張栻 翻譯、賞析和詩意
《鹿鳴宴》是宋代詩人張栻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南方山川秀麗、文化繁盛的景象,以及士人們為國家付出努力的形象。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鹿鳴宴》中文譯文:
從古以來,人們夸贊著八桂之山川;
而如今,南方的土地上文化遺跡繁盛。
秋風飄送著千里的書籍和劍術;
春日里,我們在皇宮門前致敬帝王之冕旒。
在這崇高的時代,選拔人才先看實際能力;
而儒生們報效國家并不是為了個人私利。
讓我們看看朝廷的政策,長達三千字;
為了描繪農田和平時的憂慮而寫下這詩篇。
詩意和賞析:
《鹿鳴宴》通過對南方山川的夸贊,以及文化繁盛和士人報國的形象描繪,展現了宋代時期南方地區的繁榮景象和士人的奉獻精神。
詩中提到的八桂,指的是廣西和廣東兩個地方,因其山川秀美而聞名。文中表達了對這片土地的贊美,暗示了南方地區文化的繁盛和發展。
詩中還提到了秋風攜帶書籍和劍術的情景,這象征著知識和武功的傳承與交流。這種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揚,使得南方地區充滿了智慧和活力。
春日端門拜冕旒的描寫,則體現了士人們對朝廷的崇敬和忠誠,他們以自己的才智為國家服務,為國家的繁榮和穩定貢獻力量。
詩的后半部分著重描繪了士人們的奉獻精神,他們不僅追求實際能力,而且把報效國家看作是自己的責任,而不是個人的私利。朝廷的政策長達三千字,描述了政府的農田政策以及對農民們生活的關心和憂慮。
整首詩以儒家思想為背景,強調了實用主義和報國精神。通過對山川秀麗、文化繁盛、士人報國的描繪,詩中展現了當時南方地區的繁榮景象和士人的奉獻精神,表達了作者對國家興盛和人民幸福的期望。
“秋風萬里攜書劍”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ù míng yàn
鹿鳴宴
cóng xī shān chuān kuā bā guì, zhǐ jīn wén wù shèng nán zhōu.
從昔山川夸八桂,只今文物盛南州。
qiū fēng wàn lǐ xié shū jiàn, chūn rì duān mén bài miǎn liú.
秋風萬里攜書劍,春日端門拜冕旒。
shèng shì qǔ cái xiān shí yòng, rú shēng bào guó qǐ shēn móu.
圣世取才先實用,儒生報國豈身謀。
qiě kàn tíng cè sān qiān zì, wèi xiě píng shí quǎn mǔ yōu.
且看廷策三千字,為寫平時畎畝憂。
“秋風萬里攜書劍”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九艷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