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子過逢動虎須”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俗子過逢動虎須”全詩
先生謦欬忘雞口,俗子過逢動虎須。
分類:
《無題》陳造 翻譯、賞析和詩意
《無題》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陳造。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多譽庸非蠲忿草,
一謙良是辟兵符。
先生謦欬忘雞口,
俗子過逢動虎須。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不同人的評價和看法。作者認為多數人常常夸贊不當之人,而忽視了真正值得贊揚的人。他認為真正的英雄和賢人是那些謙遜的人,而不是那些自吹自擂的人。作者進一步提到,有些人在遇到危險時會變得膽怯,而有些人則能保持冷靜和勇敢。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比不同類型的人來表達作者的觀點。作者反思了人們過于贊美平庸之人的現象,指出真正值得稱頌的是那些謙遜而有才德的人。他用簡練而富有意象的語言來描繪這種對比,使詩詞更具表現力。
詩中的"譽庸非蠲忿草"一句,意味著多數人常常過分夸贊不值得贊賞的人,而忽視了真正有才德的人。"一謙良是辟兵符"這句話則強調了真正的英雄和賢人是那些謙遜的人,而不是那些吹噓自己的人。
接下來的兩句"先生謦欬忘雞口,俗子過逢動虎須",通過比喻形容了人們在面對危險時的不同反應。"先生"指的是有學問和修養的人,他們能夠保持冷靜和勇敢,忘記自己的畏懼;而"俗子"則指的是普通人,他們在面對危險時會表現得膽怯。
整體上,這首詩詞通過對人物形象的對比,揭示了作者對虛偽和真實的態度,強調了謙遜和勇敢的重要性。它以簡練而富有表現力的語言,為讀者展現了作者的思考和觀察力,使讀者對不同人的品質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俗子過逢動虎須”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ú tí
無題
duō yù yōng fēi juān fèn cǎo, yī qiān liáng shì pì bīng fú.
多譽庸非蠲忿草,一謙良是辟兵符。
xiān shēng qìng kài wàng jī kǒu, sú zǐ guò féng dòng hǔ xū.
先生謦欬忘雞口,俗子過逢動虎須。
“俗子過逢動虎須”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七虞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