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將余向絕域”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馬上將余向絕域”全詩
戎羯腥膻豈是人,豺狼喜怒難姑息。
行盡天山足霜霰,風土蕭條近胡國。
萬里重陰鳥不飛,寒沙莽莽無南北。
分類:
作者簡介(劉商)
劉商,唐代詩人、畫家,字子夏,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大歷(七六六至七七九)間進士。官禮部郎中。能文善畫,詩以樂府見長。劉商的詩歌作品很多,代表作有《琴曲歌辭·胡笳十八拍》,這是他罷廬州合肥縣令后所作,約寫于大歷四五年(769——770)。《唐才子傳》卷四說他“擬蔡淡《胡笳曲》,膾炙當時”。《全唐詩》收錄有劉商的很多詩歌。
《胡笳十八拍·第二拍》劉商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胡笳十八拍·第二拍》的中文譯文如下:
馬上將我帶往絕域,
艱苦的生活令我厭倦,
漸漸變得像蠻夷一樣殘暴,
無法容忍狼虎的喜怒哀樂。
行進到天山山脈,霜雪遍布,
風沙肆虐,近在胡國邊境。
萬里茫茫,陰云密布,鳥兒不再飛翔,
寒冷的沙漠無論南北都一樣。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在邊塞征戰的艱辛生活以及對戰爭的厭倦和對戰亂所帶來的殘忍和荒涼的揭示。通過自然景色和動物等形象的運用,詩中流露出作者的孤寂和沮喪情緒。整首詩詞以冷冽的語言,揭示了戰亂帶來的痛苦和苦難。
此詩是劉商所創作的《胡笳十八拍》中的第二拍,整個詩詞以民間的笛子曲調為基礎,展示了劉商的藝術才華。通過其深刻的描寫和婉約的表達方式,詩中傳達了作者對戰亂的痛苦和對和平的向往。同時,通過運用自然景色和動物的形象,深刻描繪了邊塞戰爭所帶來的苦難和荒涼景象。整首詩詞以樸素的表達方式,表現了邊塞戰爭的凄涼和人們對和平的呼喚。
“馬上將余向絕域”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ú jiā shí bā pāi dì èr pāi
胡笳十八拍·第二拍
mǎ shàng jiàng yú xiàng jué yù, yàn shēng qiú sǐ sǐ bù dé.
馬上將余向絕域,厭生求死死不得。
róng jié xīng shān qǐ shì rén,
戎羯腥膻豈是人,
chái láng xǐ nù nán gū xī.
豺狼喜怒難姑息。
xíng jǐn tiān shān zú shuāng sǎn, fēng tǔ xiāo tiáo jìn hú guó.
行盡天山足霜霰,風土蕭條近胡國。
wàn lǐ zhòng yīn niǎo bù fēi, hán shā mǎng mǎng wú nán běi.
萬里重陰鳥不飛,寒沙莽莽無南北。
“馬上將余向絕域”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三職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