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牽亦諉汝”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挽牽亦諉汝”全詩
有足不解踶,有角不皆觸。
課日引耒耜,為人給谷粟。
私家憂闕食,公家要余蓄。
公私雖相須,置汝誰取足。
柰何過堰客,行舟動千斛。
挽牽亦諉汝,赑屃頸髀縮。
扣角一勞之,不語對以腹。
物生愧無用,懷安或非福。
於人儻有益,厪身登云酷。
君看應前牲,被繡飽蒭菽。
膏血薦鼎俎,誰定悲觳觫。
分類:
《車堰牛》陳造 翻譯、賞析和詩意
《車堰牛》是宋代陳造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牛的力量輕盈萬鈞,性情溫順與其他畜生不同。有些牛腳步穩健,不會亂踢。有些牛有角卻不會相互觸碰。每天被安排去耕田,給人們提供糧食。私家擔心缺少食物,而公家卻要有余糧。公家和私家雖然互相需要,但是你被安排在哪里能滿足你的需求呢?怎么會過了河堰的人,船只才開始運送千斛的貨物。你的力量和牽引也被怪罪于你,你的頸項和大腿也因此而收縮。你用角去勞累,卻沒有言語來回答你的質問。物品生來就覺得自己無用,安慰或許并非福氣。如果對人有所裨益,也只是為了自己登上更高的地位。君主看到這一切,可能會用華麗的飾物來滿足自己的口腹之欲。膏血被獻于鼎俎之上,誰來決定悲傷和恐懼。
詩意和賞析:
《車堰牛》通過描寫一頭牛的遭遇,抒發了作者對社會階層和命運的思考。牛象征著底層勞動者,它們的力量和貢獻常常被忽視和利用。詩中提到的牛的特點,如溫順、穩健、不觸碰等,與牛作為勞動工具的形象相呼應,同時也反映了牛的忍耐和順從。
詩中還涉及到社會的不公平現象。私家擔心食物不足,而公家卻要有余糧,這揭示了社會貧富差距和資源分配的不平衡。詩中提到的過河堰的人和船只,暗指那些通過不正當手段從社會中獲取利益的人,而勞動者則被置于被動的地位。
最后,詩中反映了一種對權力和社會秩序的批判。君主用華麗的飾物滿足自己的欲望,而膏血被獻于鼎俎之上,這暗示了統治者對于底層人民的剝削和犧牲。整首詩以牛的形象為主線,通過對牛的描述和隱喻,揭示了社會的不公和人性的弱點,表達了對社會現實的無奈和不滿。
《車堰牛》以簡潔明快的語言,通過對牛的形象的描繪,批判地反映了宋代社會的某些問題,同時也表達了對底層勞動者的同情和關注。這首詩詞通過寓言手法,引發人們對社會秩序、階級困境和人性弱點的思考。
“挽牽亦諉汝”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ē yàn niú
車堰牛
niú lì qīng wàn jūn, xìng shùn yì zhū chù.
牛力輕萬鈞,性順異諸畜。
yǒu zú bù jiě dì, yǒu jiǎo bù jiē chù.
有足不解踶,有角不皆觸。
kè rì yǐn lěi sì, wéi rén gěi gǔ sù.
課日引耒耜,為人給谷粟。
sī jiā yōu quē shí, gōng jiā yào yú xù.
私家憂闕食,公家要余蓄。
gōng sī suī xiāng xū, zhì rǔ shuí qǔ zú.
公私雖相須,置汝誰取足。
nài hé guò yàn kè, xíng zhōu dòng qiān hú.
柰何過堰客,行舟動千斛。
wǎn qiān yì wěi rǔ, bì xì jǐng bì suō.
挽牽亦諉汝,赑屃頸髀縮。
kòu jiǎo yī láo zhī, bù yǔ duì yǐ fù.
扣角一勞之,不語對以腹。
wù shēng kuì wú yòng, huái ān huò fēi fú.
物生愧無用,懷安或非福。
yú rén tǎng yǒu yì, jǐn shēn dēng yún kù.
於人儻有益,厪身登云酷。
jūn kàn yīng qián shēng, bèi xiù bǎo chú shū.
君看應前牲,被繡飽蒭菽。
gāo xuè jiàn dǐng zǔ, shuí dìng bēi hú sù.
膏血薦鼎俎,誰定悲觳觫。
“挽牽亦諉汝”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六語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