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鏜沓匯石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鏜沓匯石下”全詩
山石齟齬之,湍險乃萬狀。
君看回風磯,卻看回風磯,卻略不可上。
椒石臥中江,與江作陂障。
鏜沓匯石下,漰澎劇奔放。
北磯屹對峙,其中過舟舫。
水流作高下,咫尺便尋丈。
我生返壑余,坐想潢流漲。
頹波次滟澦,如馬亦如象。
攖觸寧完舟,奇禍此無妄。
入峽與上瀧,艱惡偕叵量。
下澤遵夷涂,回首一怊悵。
分類:
《回風磯》陳造 翻譯、賞析和詩意
《回風磯》是宋代陳造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大江悠悠去,淥靜初演漾。
大江奔流不息,此刻宛如靜止,但微風拂面,卻掀起了漣漪。
山石齟齬之,湍險乃萬狀。
山石交錯糾結,水流險惡萬千形態。
君看回風磯,卻略不可上。
你看那回風磯,卻稍稍無法登臨。
椒石臥中江,與江作陂障。
磯石橫臥于江中,像是在江水中筑起了一道堤壩。
鏜沓匯石下,漰澎劇奔放。
水流穿梭在石頭之間,匯聚成急流,翻滾奔放。
北磯屹對峙,其中過舟舫。
北磯高聳對峙,船只從中穿過。
水流作高下,咫尺便尋丈。
水流時而高漲時而低落,一步之遙卻難以估量。
我生返壑余,坐想潢流漲。
我此時回想起曾經的艱辛,坐在這里思索著波濤的漲落。
頹波次滟澦,如馬亦如象。
頹波接連不斷,猶如奔騰的馬匹和巨大的象象。
攖觸寧完舟,奇禍此無妄。
避開水流的沖擊,船只才能安然無恙,這種奇特的危險并非沒有原因。
入峽與上瀧,艱惡偕叵量。
進入峽谷與上瀧相遇,困難與艱險并存,無法估量。
下澤遵夷涂,回首一怊悵。
離開澤國,回首望去,心中充滿了無限的憂傷和感慨。
《回風磯》通過描繪大江流動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界的贊美和對人生的思考。大江浩渺,山石險峻,水流翻滾,展現了壯麗的自然景觀。詩中的回風磯象征著人生道路上的困難和阻礙,而水流的起伏則寄托了人生的起落和變幻。作者通過描繪自然景觀,表達了對人生道路的思考和感慨,展示了人與自然的關系。整首詩以大自然的景象為背景,情感豐富而深邃,給人以啟迪和思索,體現了宋代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對人生的思考。
“鏜沓匯石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uí fēng jī
回風磯
dà jiāng yōu yōu qù, lù jìng chū yǎn yàng.
大江悠悠去,淥靜初演漾。
shān shí jǔ yǔ zhī, tuān xiǎn nǎi wàn zhuàng.
山石齟齬之,湍險乃萬狀。
jūn kàn huí fēng jī, què kàn huí fēng jī,
君看回風磯,卻看回風磯,
què lüè bù kě shàng.
卻略不可上。
jiāo shí wò zhōng jiāng,
椒石臥中江,
yǔ jiāng zuò bēi zhàng.
與江作陂障。
tāng dá huì shí xià,
鏜沓匯石下,
pēng pēng jù bēn fàng.
漰澎劇奔放。
běi jī yì duì zhì,
北磯屹對峙,
qí zhōng guò zhōu fǎng.
其中過舟舫。
shuǐ liú zuò gāo xià,
水流作高下,
zhǐ chǐ biàn xún zhàng.
咫尺便尋丈。
wǒ shēng fǎn hè yú,
我生返壑余,
zuò xiǎng huáng liú zhǎng.
坐想潢流漲。
tuí bō cì yàn yù,
頹波次滟澦,
rú mǎ yì rú xiàng.
如馬亦如象。
yīng chù níng wán zhōu,
攖觸寧完舟,
qí huò cǐ wú wàng.
奇禍此無妄。
rù xiá yǔ shàng lóng,
入峽與上瀧,
jiān è xié pǒ liàng.
艱惡偕叵量。
xià zé zūn yí tú,
下澤遵夷涂,
huí shǒu yī chāo chàng.
回首一怊悵。
“鏜沓匯石下”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一馬 (仄韻) 去聲二十二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