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依筇竹似桴浮”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起依筇竹似桴浮”全詩
東風已拆紅躑躅,碧樹更啼黃栗留。
醒醉醉醒殊未沫,不應通守羨通侯。
分類:
《再次韻答許節推二首》陳造 翻譯、賞析和詩意
《再次韻答許節推二首》是宋代陳造創作的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起依竹杖如同浮動的桴子,改作新的詞曲卻自我歌頌。把錦囊割開,放棄過往的困擾,閑庭信步,酒兵推開門戶,將頭扶在手上。
東風已經吹散了紅色的躑躅,青翠的樹上還掛著黃色的栗子。醒時與醉時彼此交替,醉意未消,清醒又未完全降臨,并不應該將通守的官職羨慕于通侯的尊位。
這首詩以描繪自然景物和表達詩人內心感受為主題。第一首詩以竹杖搭起船桴的形象開篇,表達了詩人追求新穎創新的意愿。他改編了新的詞曲,并以自己的歌頌作為回答。接下來的幾句詩描述了詩人擺脫塵世困擾的心境,將過去的煩惱割舍,輕松自在地行走在閑庭之中。同時,他用酒兵推門的動作,表達了對自由和自主的追求。
第二首詩以自然景色的變化來表達詩人的情感。東風吹散了紅躑躅花的繁華,樹上的栗子成熟而黃。這種景色的轉變,暗喻著時光的流轉和事物的更迭。而詩人在醒時與醉時之間來回徘徊,表達了對人生狀態的思考。醉未完全醒,醒未完全醉,意味著他對于人生境遇的感慨和迷惘。最后兩句詩則表達了詩人對官職和地位的淡然態度,認為不應該將通守的官職看作是通侯的尊位所羨慕。
整首詩以自然景物為線索,通過描繪和象征手法表達了詩人的情感和思考。同時,通過對自由、創新和官職地位的討論,反映了宋代士人在時代背景下的價值觀和追求。
“起依筇竹似桴浮”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ài cì yùn dá xǔ jié tuī èr shǒu
再次韻答許節推二首
qǐ yī qióng zhú shì fú fú, gǎi jiù xīn cí què zì ōu,
起依筇竹似桴浮,改就新詞卻自謳,
náng jǐn zhǎn guān liáo xiù shǒu, jiǔ bīng tuī hù qiě fú tóu.
囊錦斬關聊袖手,酒兵推戶且扶頭。
dōng fēng yǐ chāi hóng zhí zhú, bì shù gèng tí huáng lì liú.
東風已拆紅躑躅,碧樹更啼黃栗留。
xǐng zuì zuì xǐng shū wèi mò, bù yīng tōng shǒu xiàn tōng hóu.
醒醉醉醒殊未沫,不應通守羨通侯。
“起依筇竹似桴浮”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