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席饋漿吾不計”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爭席饋漿吾不計”全詩
爭席饋漿吾不計,此身滄海信虛舟。
分類:
《題墳庵壁四首》陳造 翻譯、賞析和詩意
《題墳庵壁四首》是宋代詩人陳造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鍾鳴已飯尚來游,
竹好排門不待求。
爭席饋漿吾不計,
此身滄海信虛舟。
譯文:
鐘聲已經敲響,但飯菜尚未上桌,客人仍在前來游玩,
這里的竹子好到不需要特意邀請就自己排列成行。
爭搶座位,爭相奉上美酒,但我不計較,
因為我明白,這個身體就像是一艘虛幻的小舟,漂泊在茫茫的大海上。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墳庵(庵是佛教寺廟的別稱)為背景,描繪了一種淡泊名利、超脫塵世的心境和人生態度。詩人陳造通過墳庵的景象和自然元素,表達了對物質欲望的超越和對人世間繁華的淡漠態度。
第一聯寫道,鐘聲響起,但是飯菜尚未準備好,客人卻已經來到庵中游玩。這里的“鐘鳴已飯尚來游”暗示了時光的流轉,人們在短暫的生命中紛紛來去,而詩人卻寧靜地坐在墳庵中享受園林之美。
第二聯描繪了庵內的竹子,它們優雅地排列著,不需要人為的修整和安排。這里的“竹好排門不待求”表達了自然之美與人為世俗之美的對比。竹子作為一種常見的自然景物,具有樸素、高潔的品質,與庵中的境界相互呼應。
第三聯表達了詩人對名利的淡泊態度。在庵中,人們爭搶座位,爭相奉上美酒,但詩人不計較,他對這些世俗的追逐不感興趣,因為他深知這些都是短暫的歡愉與享受。
最后一聯以“此身滄海信虛舟”作結,表達了詩人對于人生的深刻思考。滄海象征著遼闊、無垠的世界,而虛舟則代表著人的一生。詩人通過這樣的比喻,暗示了人生的脆弱和短暫。他認為自己的一生猶如漂泊在茫茫大海上的小舟,虛無飄渺,需要保持一種超然和寧靜的心態。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人生和世俗的冷靜觀察和超脫態度。通過墳庵的景象和自然元素的描繪,詩人傳達了對名利的淡泊、對世俗的超越以及對人生渺茫的思考。這首詩以其深邃的意境和超然的境界,展示了宋代文人的清雅風骨和超拔情懷。
“爭席饋漿吾不計”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í fén ān bì sì shǒu
題墳庵壁四首
zhōng míng yǐ fàn shàng lái yóu, zhú hǎo pái mén bù dài qiú.
鍾鳴已飯尚來游,竹好排門不待求。
zhēng xí kuì jiāng wú bù jì, cǐ shēn cāng hǎi xìn xū zhōu.
爭席饋漿吾不計,此身滄海信虛舟。
“爭席饋漿吾不計”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八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