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士騎戶限”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俗士騎戶限”全詩
名節與官爵,豈以全畀人。
子方貴良貴,我亦仁景仁。
終始議論間,但保一色醇。
分類:
作者簡介(吳泳)
吳泳(約公元1224年前后在世),字叔永,潼川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宋寧宗嘉定末前后在世。嘉定元年(公元1209年)第進士。累遷著作郎,兼直舍人院。應詔上書,頗切時要。累遷吏部侍郎兼直學士院,上疏言謹政體、正道揆、厲臣節、綜軍務四事。后進寶章閣學士,知溫州,以言罷。泳著有鶴林集四十卷,《四庫總目》行于世。
《送陳和仲常博倅嘉禾》吳泳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陳和仲常博倅嘉禾》是宋代詩人吳泳的作品。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陳和仲常博倅離去的送別之情,同時抒發了對名節和官爵的思考和看法。
這首詩的中文譯文如下:
俗士騎戶限,癡官摸床唇。
名節與官爵,豈以全畀人。
子方貴良貴,我亦仁景仁。
終始議論間,但保一色醇。
詩意及賞析:
這首詩借送別之際,揭示了俗世間名利對人性的沖擊和考驗。詩中提到的"俗士騎戶限"和"癡官摸床唇"表達了普通人陷于世俗之中的局限和迷茫,而名節和官爵則成為了這種境況的象征。作者質問,難道我們應該將名節和官爵完全奉獻給他人嗎?
接下來,作者以自己和陳和仲常博倅作為對比,表達了一種不同的追求。作者說自己雖然并非高官顯貴,但仍然追求仁義和美好的品質。通過"子方貴良貴,我亦仁景仁"的表達,作者表明自己和陳和仲常博倅一樣,注重追求內心的高尚品質。
最后兩句"終始議論間,但保一色醇"傳達了作者的人生信念。作者認為,在世俗的議論中,只有保持自己內心的純真和真實,才能在人生旅途中找到真正的歸宿。
這首詩通過簡單的語言和對比的手法,表達了對名節和官爵的反思,以及追求內心高尚品質的信念。它展示了作者對人生的思考和對真實自我的堅守,給人以啟迪和思考。
“俗士騎戶限”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chén hé zhòng cháng bó cuì jiā hé
送陳和仲常博倅嘉禾
sú shì qí hù xiàn, chī guān mō chuáng chún.
俗士騎戶限,癡官摸床唇。
míng jié yǔ guān jué, qǐ yǐ quán bì rén.
名節與官爵,豈以全畀人。
zi fāng guì liáng guì, wǒ yì rén jǐng rén.
子方貴良貴,我亦仁景仁。
zhōng shǐ yì lùn jiān, dàn bǎo yī sè chún.
終始議論間,但保一色醇。
“俗士騎戶限”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五潸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