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分春盡屬亭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八分春盡屬亭皋”全詩
漫波綠皺一溪水,暖日紅蒸千樹桃,烏繞屋檐呈卦兆,鶴窺庭戶聽離騷。
靜中識得生生意,堂下蘼蕪更不耨。
分類:
作者簡介(吳泳)
吳泳(約公元1224年前后在世),字叔永,潼川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宋寧宗嘉定末前后在世。嘉定元年(公元1209年)第進士。累遷著作郎,兼直舍人院。應詔上書,頗切時要。累遷吏部侍郎兼直學士院,上疏言謹政體、正道揆、厲臣節、綜軍務四事。后進寶章閣學士,知溫州,以言罷。泳著有鶴林集四十卷,《四庫總目》行于世。
《溪亭春日》吳泳 翻譯、賞析和詩意
《溪亭春日》是宋代吳泳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不必尋找芳草遠郊,
春光的八分之七都屬于亭皋。
一條溪水泛起綠色的漣漪,
溫暖的陽光照耀下,千樹桃花綻放紅艷。
烏鴉圍繞著屋檐,形成卦象的預兆,
仙鶴窺視著庭院,傾聽離騷的吟詠。
在寧靜中領悟到生活的意義,
庭院下的蘼蕪更不需要耕作。
詩意和賞析:
《溪亭春日》描繪了一個春天的景象,以及其中蘊含的詩意。詩人告訴讀者不必遠離城市去尋找美麗的景色,因為城市中的亭子和溪流已經擁有了大部分春光的美好。詩人通過生動的描繪,展示了春天的絢麗景色:一條溪流泛起綠色的波紋,陽光下千樹桃花盛開如火,給人一種溫暖和生機勃勃的感覺。
詩中還描繪了一幅生動的畫面:烏鴉盤旋在屋檐上,形成了象征吉兇的卦象,而仙鶴則在庭院中觀察著,仿佛在傾聽著離騷的吟詠。這些描寫給人一種神秘和超凡脫俗的感覺,同時也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敬畏之情。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在寧靜中領悟生活的意義。他發現在這片靜謐的環境中,自然的生長和變化已經構成了一種生生不息的意義,而庭院下的蘼蕪更是在這種自然的秩序中繁榮茂盛,不需要人為的耕作。這里蘼蕪的形象象征著生命的力量和美好的未來。
整首詩以自然景物為背景,通過描繪春天的美景和寓意,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贊美和對生活的思考。同時,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詩人傳達了對自然的敬畏和對生命的熱愛,展示了宋代文人對于自然與人文的和諧追求。
“八分春盡屬亭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ī tíng chūn rì
溪亭春日
bù bì xún fāng chū yuǎn jiāo, bā fēn chūn jǐn shǔ tíng gāo.
不必尋芳出遠郊,八分春盡屬亭皋。
màn bō lǜ zhòu yī xī shuǐ, nuǎn rì hóng zhēng qiān shù táo,
漫波綠皺一溪水,暖日紅蒸千樹桃,
wū rào wū yán chéng guà zhào, hè kuī tíng hù tīng lí sāo.
烏繞屋檐呈卦兆,鶴窺庭戶聽離騷。
jìng zhōng shí de shēng shēng yì, táng xià mí wú gèng bù nòu.
靜中識得生生意,堂下蘼蕪更不耨。
“八分春盡屬亭皋”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四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