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爐撲光花明”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爐撲光花明”全詩
夜靜悄人跡,溪流皆雪聲。
帳吹燈彩暗,爐撲光花明。
遙想雞人誤,鳴歌報六更。
分類:
作者簡介(吳泳)
吳泳(約公元1224年前后在世),字叔永,潼川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宋寧宗嘉定末前后在世。嘉定元年(公元1209年)第進士。累遷著作郎,兼直舍人院。應詔上書,頗切時要。累遷吏部侍郎兼直學士院,上疏言謹政體、正道揆、厲臣節、綜軍務四事。后進寶章閣學士,知溫州,以言罷。泳著有鶴林集四十卷,《四庫總目》行于世。
《雪夜》吳泳 翻譯、賞析和詩意
《雪夜》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吳泳。詩中描繪了一個寒冷的雪夜景象,以及在寧靜中的思緒和情感。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云蒸黃野潤,
月瑩皓庭清。
夜靜悄人跡,
溪流皆雪聲。
帳吹燈彩暗,
爐撲光花明。
遙想雞人誤,
鳴歌報六更。
詩詞表達了以下幾個主要的詩意和賞析:
1. 自然景觀:詩詞以自然景觀為主題,描述了黃野被云霧籠罩,月亮明亮清澈,夜晚寂靜無人跡象。溪流被雪覆蓋,流水的聲音與雪花的輕柔聲相融合,營造了一個寧靜而寒冷的雪夜氛圍。
2. 冬夜情懷:詩人通過描繪雪夜的寂靜和清幽,表達了自己內心的思緒和情感。夜晚的寧靜讓人感到沉靜和思考,雪的潔白與月的明亮則給人以純凈和舒適之感。這種冷與靜的氛圍或許激發了詩人內心深處的情感,使他回憶起一位雞人(可能指守夜的人)的錯過,以及鳴歌報時的場景。
3. 對比與意境:詩中通過對比和意境的營造,將寂靜與聲音、暗與明相對照。帳篷中的吹燈彩暗,爐火撲打時光明亮,形成了明暗交替的景象。這種對比營造出一種獨特的意境,使詩人的思緒和情感更加豐富和深沉。
總體而言,《雪夜》通過描繪自然景觀的同時,以冷靜寂寥的雪夜為背景,表達了詩人在寧靜中的思緒和情感。寒冷的雪夜景象與詩人內心的回憶和感慨相互映襯,形成了一種靜謐而深沉的詩意。
“爐撲光花明”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uě yè
雪夜
yún zhēng huáng yě rùn, yuè yíng hào tíng qīng.
云蒸黃野潤,月瑩皓庭清。
yè jìng qiāo rén jī, xī liú jiē xuě shēng.
夜靜悄人跡,溪流皆雪聲。
zhàng chuī dēng cǎi àn, lú pū guāng huā míng.
帳吹燈彩暗,爐撲光花明。
yáo xiǎng jī rén wù, míng gē bào liù gèng.
遙想雞人誤,鳴歌報六更。
“爐撲光花明”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二蕭 (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