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鳴端自語”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木鳴端自語”全詩
木鳴端自語,鳥起不成飛。
寒巷聞驚犬,鄰家有夜歸。
不無慚敗絮,未易泣牛衣。
分類:
作者簡介(陳師道)

陳師道(1053~1102)北宋官員、詩人。字履常,一字無己,號后山居士,漢族,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元祐初蘇軾等薦其文行,起為徐州教授,歷仕太學博士、穎州教授、秘書省正字。一生安貧樂道,閉門苦吟,有“閉門覓句陳無己”之稱。陳師道為蘇門六君子之一,江西詩派重要作家。亦能詞,其詞風格與詩相近,以拗峭驚警見長。但其詩、詞存在著內容狹窄、詞意艱澀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詞有《后山詞》。
《雪》陳師道 翻譯、賞析和詩意
《雪》是宋代詩人陳師道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初雪已覆地,晚風仍積威。
初雪覆蓋了大地,晚風仍然強勁。
木鳴端自語,鳥起不成飛。
樹木發出響聲自語,鳥兒想要起飛卻未能成行。
寒巷聞驚犬,鄰家有夜歸。
寒冷的小巷里聽到驚嚇的狗叫聲,鄰居家有人夜歸。
不無慚敗絮,未易泣牛衣。
不禁感到慚愧如敗絮般,難以掩飾眼前淚水濕透的牛衣。
詩意:
這首詩以描寫初雪和冬夜的景象為主線,通過對自然界的細膩觀察,展現了作者內心的情感。雪花覆蓋大地,寒冷的風仍然強勁,給人一種冬季的凜冽感。樹木發出聲音自語,鳥兒受到寒冷的影響無法飛翔,展示了冬日嚴寒對生物的影響。詩中還描繪了寒冷的小巷中驚嚇的狗叫聲以及鄰居夜歸的情景,烘托了冬夜的寂靜和凄涼。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感受,在冬夜中,作者感到自己如同敗絮般無力和慚愧,同時淚水潤濕了牛衣,抒發了作者對逆境中的自我反省和情感宣泄。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自然景象的細致描繪,將讀者帶入了一個冬日的夜晚。作者以冷峻的語言表達了冬季的嚴寒和凄涼,寒冷的雪和風成為詩中的主要意象。同時,作者通過細膩的描寫,將自然景象與人的情感相融合,凸顯了人與自然的共生關系。詩中的寒巷、驚犬、夜歸等細節形象生動,增強了讀者對冬夜氛圍的感知和共鳴。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內心的痛苦和無奈,使整首詩增添了一絲憂傷和思考的意味。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冬季的感悟和對人生處境的思考,給人以寒冷、凄涼和無奈的感受,同時也引發讀者對自然和人生的思考。
“木鳴端自語”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uě
雪
chū xuě yǐ fù dì, wǎn fēng réng jī wēi.
初雪已覆地,晚風仍積威。
mù míng duān zì yǔ, niǎo qǐ bù chéng fēi.
木鳴端自語,鳥起不成飛。
hán xiàng wén jīng quǎn, lín jiā yǒu yè guī.
寒巷聞驚犬,鄰家有夜歸。
bù wú cán bài xù, wèi yì qì niú yī.
不無慚敗絮,未易泣牛衣。
“木鳴端自語”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六語 (仄韻) 去聲六御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