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云亦自閑”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奔云亦自閑”全詩
夕陽初隱地,暮靄已依山。
度鳥欲何向,奔云亦自閑。
登臨興不盡,稚子故須還。
分類:
作者簡介(陳師道)

陳師道(1053~1102)北宋官員、詩人。字履常,一字無己,號后山居士,漢族,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元祐初蘇軾等薦其文行,起為徐州教授,歷仕太學博士、穎州教授、秘書省正字。一生安貧樂道,閉門苦吟,有“閉門覓句陳無己”之稱。陳師道為蘇門六君子之一,江西詩派重要作家。亦能詞,其詞風格與詩相近,以拗峭驚警見長。但其詩、詞存在著內容狹窄、詞意艱澀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詞有《后山詞》。
《登快哉亭》陳師道 翻譯、賞析和詩意
《登快哉亭》是宋代詩人陳師道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登上快哉亭后的景色和情感體驗。
詩詞通過描寫城市與清江曲、泉水在亂石間流淌的景象,展示了自然界的美麗與和諧。夕陽初次隱沒在地平線上,暮靄依山而升,為整個景色增添了一層朦朧的迷離感。
詩人在詩中表達了自己心境的寧靜與自由。他觀察到飛鳥在空中搖曳不定、迷失方向,而飄逸的云彩也隨意自在地飄蕩。這些景象與詩人自身的登臨之興相互呼應,他的心情無法完全釋放,仿佛還有更多的情感需要表達。
最后兩句詩,詩人提到了一個稚子,暗示了他的家庭責任和牽掛。盡管登臨之樂無法盡情享受,但他必須回歸家庭,履行自己的職責。
這首詩表現了詩人對自然景色的敏感和對人生的思考。通過描繪自然景象和抒發內心情感,詩人傳達了對自由、寧靜和責任的追求,讓讀者感受到一種與自然融合、心靈自由的情感體驗。
“奔云亦自閑”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ēng kuài zāi tíng
登快哉亭
chéng yǔ qīng jiāng qū, quán liú luàn shí jiān.
城與清江曲,泉流亂石間。
xī yáng chū yǐn dì, mù ǎi yǐ yī shān.
夕陽初隱地,暮靄已依山。
dù niǎo yù hé xiàng, bēn yún yì zì xián.
度鳥欲何向,奔云亦自閑。
dēng lín xìng bù jìn, zhì zǐ gù xū hái.
登臨興不盡,稚子故須還。
“奔云亦自閑”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五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