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世不待老”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捐世不待老”全詩
捐世不待老,惠妾無其終。
一死尚可忍,百歲何當窮。
天地豈不寬,妾身自不容。
死者如有知,殺身以相從。
向來歌舞處,夜雨鳴寒蛩。
分類:
作者簡介(陳師道)

陳師道(1053~1102)北宋官員、詩人。字履常,一字無己,號后山居士,漢族,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元祐初蘇軾等薦其文行,起為徐州教授,歷仕太學博士、穎州教授、秘書省正字。一生安貧樂道,閉門苦吟,有“閉門覓句陳無己”之稱。陳師道為蘇門六君子之一,江西詩派重要作家。亦能詞,其詞風格與詩相近,以拗峭驚警見長。但其詩、詞存在著內容狹窄、詞意艱澀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詞有《后山詞》。
《妾薄命二首》陳師道 翻譯、賞析和詩意
《妾薄命二首》是宋代陳師道創作的一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女子命運薄弱、處境艱難的形象。以下是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葉落風不起,山空花自紅。
隨著葉子的飄落,風也不再吹動。山上依然綻放著紅花。
這里以“葉落”和“山空花自紅”來描繪寂靜無聲的景象,暗示著女子孤獨無助的處境。
捐世不待老,惠妾無其終。
女子年輕時就被世界拋棄,無法等到年老。她的美好未能實現。
一死尚可忍,百歲何當窮。
她寧愿選擇死亡也不愿忍受這樣的苦難,因為無論過去還是未來,她都無法擺脫這種困境。
天地豈不寬,妾身自不容。
天地廣大,難道沒有一片容身之地嗎?然而,女子卻無處立足,自身的存在似乎不被容納。
死者如有知,殺身以相從。
即使死者有靈魂,也會選擇以死相隨,表示對生命的絕望。
向來歌舞處,夜雨鳴寒蛩。
無論在哪里歌舞歡場,夜晚的雨聲和寒蛩的鳴叫都成為了女子孤獨的伴侶。
這兩句以自然景物的描繪,襯托出女子的孤獨和悲涼。
整首詩詞通過描繪寂靜無聲的自然景象和女子命運的悲慘,表達了作者對女子命運的無奈和對世態炎涼的感嘆。女子作為一個個體,面對著殘酷的現實,無論她怎樣努力,都無法改變自己的命運。這首詩詞中透露出對女性命運和社會不公的思考,通過對孤獨、困苦的描繪,呈現出一種深沉的悲涼之情。
“捐世不待老”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iè bó mìng èr shǒu
妾薄命二首
yè luò fēng bù qǐ, shān kōng huā zì hóng.
葉落風不起,山空花自紅。
juān shì bù dài lǎo, huì qiè wú qí zhōng.
捐世不待老,惠妾無其終。
yī sǐ shàng kě rěn, bǎi suì hé dāng qióng.
一死尚可忍,百歲何當窮。
tiān dì qǐ bù kuān, qiè shēn zì bù róng.
天地豈不寬,妾身自不容。
sǐ zhě rú yǒu zhī, shā shēn yǐ xiāng cóng.
死者如有知,殺身以相從。
xiàng lái gē wǔ chù, yè yǔ míng hán qióng.
向來歌舞處,夜雨鳴寒蛩。
“捐世不待老”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九皓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