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不嫁惜娉婷”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當年不嫁惜娉婷”全詩
說與旁人須早計,隨宜梳洗莫傾城。
分類:
作者簡介(陳師道)

陳師道(1053~1102)北宋官員、詩人。字履常,一字無己,號后山居士,漢族,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元祐初蘇軾等薦其文行,起為徐州教授,歷仕太學博士、穎州教授、秘書省正字。一生安貧樂道,閉門苦吟,有“閉門覓句陳無己”之稱。陳師道為蘇門六君子之一,江西詩派重要作家。亦能詞,其詞風格與詩相近,以拗峭驚警見長。但其詩、詞存在著內容狹窄、詞意艱澀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詞有《后山詞》。
《放歌行》陳師道 翻譯、賞析和詩意
《放歌行》是宋代詩人陳師道的作品。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女性自主選擇婚姻對象的態度和觀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放歌行》中文譯文:
當年不嫁惜娉婷,
拔白施朱作後生。
說與旁人須早計,
隨宜梳洗莫傾城。
詩意和賞析:
《放歌行》這首詩詞描述了一個女性拒絕被嫁作他人妻子的故事。詩中的女性主角并不嫁給不喜歡的人,而是珍愛自己的容貌和身心,表達了對自主婚姻和自由選擇的追求。她不愿意隨意嫁妝容貌出眾的自己,而是希望在婚姻中獲得真正的幸福。
首句"當年不嫁惜娉婷"表明了女性主角對自己的外貌和品德的珍視。她并不愿意將自己嫁給不喜歡的人,而是追求真正的愛情和幸福。
第二句"拔白施朱作後生"使用了色彩的比喻,描繪了女性主角的美麗和自信。她拒絕了外在的裝飾和妝扮,選擇展現真實的自我。
第三句"說與旁人須早計"表達了女性主角對自己的婚姻決策的堅定態度。她希望告訴周圍的人們,在選擇婚姻對象時應該提前考慮,不要草率行事,要堅持自己的原則和價值觀。
最后一句"隨宜梳洗莫傾城"是對女性主角的建議。她告誡自己不要過分打扮,不要為了外貌而犧牲內在的真實和自由。
整首詩詞通過描繪女性主角的堅定和自由選擇,表達了作者對女性獨立意識的贊美和支持。這首詩詞也反映了宋代社會對于女性地位和自主權的思考和關注,具有一定的社會意義。
“當年不嫁惜娉婷”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àng gē xíng
放歌行
dāng nián bù jià xī pīng tíng, bá bái shī zhū zuò hòu shēng.
當年不嫁惜娉婷,拔白施朱作後生。
shuō yǔ páng rén xū zǎo jì, suí yí shū xǐ mò qīng chéng.
說與旁人須早計,隨宜梳洗莫傾城。
“當年不嫁惜娉婷”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九青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