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棄人間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早棄人間事”全詩
丘原無起日,江漢有東流。
身世從違里,功名取次休。
不應須禮樂,始作後程仇。
分類:
作者簡介(陳師道)

陳師道(1053~1102)北宋官員、詩人。字履常,一字無己,號后山居士,漢族,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元祐初蘇軾等薦其文行,起為徐州教授,歷仕太學博士、穎州教授、秘書省正字。一生安貧樂道,閉門苦吟,有“閉門覓句陳無己”之稱。陳師道為蘇門六君子之一,江西詩派重要作家。亦能詞,其詞風格與詩相近,以拗峭驚警見長。但其詩、詞存在著內容狹窄、詞意艱澀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詞有《后山詞》。
《南豐先生挽詞》陳師道 翻譯、賞析和詩意
《南豐先生挽詞》是宋代陳師道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早已放棄塵世煩惱,真正游離于世間。丘原山上沒有日出的時刻,江漢河水卻不停東流。我在人世間的身份和境遇與內心違背,功名利祿不再在我心中計較。我不需要依賴禮樂的束縛,開始追求內心真正的仇恨。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陳師道對塵世紛擾的徹底放棄,追求個人內心自由和真正追求的意境。他不再追求功名利祿,而是選擇超脫世俗的束縛,追求內心的真實和自由。詩中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于人生的思考和對功名利祿的超越。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練、樸實的語言展示了作者的內心追求和對塵世的離愁別緒。作者通過對丘原無起日與江漢東流的對比,表達了人世間的事物變幻無常,而自然界的規律卻永恒不變。作者以自己在人世間的身份和命運的違背,對功名利祿的超越,展示了一種超然世外的境界。在詩的結尾,作者提到不再需要禮樂的束縛,而是開始追求內心真正的仇恨,這里的仇恨可以理解為對社會不公和倫理道德的追求。整首詩意蘊含深遠,寄托了作者對真正自由和正義的追求,展示了一種超越功名利祿的境界和對世俗束縛的抗拒態度。
“早棄人間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nán fēng xiān shēng wǎn cí
南豐先生挽詞
zǎo qì rén jiān shì, zhēn cóng dì xià yóu.
早棄人間事,真從地下游。
qiū yuán wú qǐ rì, jiāng hàn yǒu dōng liú.
丘原無起日,江漢有東流。
shēn shì cóng wéi lǐ, gōng míng qǔ cì xiū.
身世從違里,功名取次休。
bù yīng xū lǐ yuè, shǐ zuò hòu chéng chóu.
不應須禮樂,始作後程仇。
“早棄人間事”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