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留靜夜聽”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聲留靜夜聽”全詩
槁乾仍故節,潤澤出新青。
色與江波共,聲留靜夜聽。
輝輝垂重露,點點綴流螢。
分類:
作者簡介(陳師道)

陳師道(1053~1102)北宋官員、詩人。字履常,一字無己,號后山居士,漢族,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元祐初蘇軾等薦其文行,起為徐州教授,歷仕太學博士、穎州教授、秘書省正字。一生安貧樂道,閉門苦吟,有“閉門覓句陳無己”之稱。陳師道為蘇門六君子之一,江西詩派重要作家。亦能詞,其詞風格與詩相近,以拗峭驚警見長。但其詩、詞存在著內容狹窄、詞意艱澀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詞有《后山詞》。
《老柏三首》陳師道 翻譯、賞析和詩意
《老柏三首》是宋代陳師道創作的一首詩詞。該詩以老柏樹為主題,表達了歲月的變遷和老柏樹的堅韌生命力。下面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歲月那能記,風霜亦飽經。
槁乾仍故節,潤澤出新青。
色與江波共,聲留靜夜聽。
輝輝垂重露,點點綴流螢。
詩意:
這首詩以老柏樹為中心,通過描繪歲月的變遷和老柏樹的生命歷程,表達了堅韌不拔的精神和對生命力的贊美。作者通過老柏樹的形象,傳達了歲月的深沉和生命的延續。
賞析:
該詩以簡練、凝練的語言展現了老柏樹堅韌的品質和生命的力量。首兩句“歲月那能記,風霜亦飽經”,表達了老柏樹經歷了漫長歲月的洗禮,承受了無數次風霜的磨礪,卻仍然保持著自己的節操和原有的形態。
接下來的兩句“槁乾仍故節,潤澤出新青”描繪了老柏樹枯槁的外表和內心的堅守,同時又展示了它在歲月中不斷吸取養分,煥發出新的生機。這種堅持和不斷進取的精神給人以啟示,無論遭受多少挫折和困境,我們都應該保持積極向上的態度,不斷追求進步。
詩的后兩句“色與江波共,聲留靜夜聽,輝輝垂重露,點點綴流螢”描繪了老柏樹的美麗與莊重。它與江波的顏色相互映襯,發出靜謐的聲音,給人以寧靜的夜晚。在露水的襯托下,老柏樹閃爍著輝煌的光芒,猶如點點閃爍的螢火蟲,給人以詩意和想象的空間。
通過這首詩,陳師道以老柏樹的形象,抒發了對于堅韌精神和生命力的贊美,同時也啟示人們應該保持積極向上的態度,不斷追求進步和發展。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深邃的情感和哲理,給人以啟發和思考。
“聲留靜夜聽”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ǎo bǎi sān shǒu
老柏三首
suì yuè nà néng jì, fēng shuāng yì bǎo jīng.
歲月那能記,風霜亦飽經。
gǎo gān réng gù jié, rùn zé chū xīn qīng.
槁乾仍故節,潤澤出新青。
sè yǔ jiāng bō gòng, shēng liú jìng yè tīng.
色與江波共,聲留靜夜聽。
huī huī chuí zhòng lù, diǎn diǎn zhuì liú yíng.
輝輝垂重露,點點綴流螢。
“聲留靜夜聽”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九青 (仄韻) 去聲二十五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