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方瘴癘避軒豁”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炎方瘴癘避軒豁”全詩
詩禮向來堪發冢,孫劉能使不為公。
炎方瘴癘避軒豁,故國山河開始終。
傳語元龍要相識,江湖春動有來鴻。
分類:
作者簡介(陳師道)

陳師道(1053~1102)北宋官員、詩人。字履常,一字無己,號后山居士,漢族,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元祐初蘇軾等薦其文行,起為徐州教授,歷仕太學博士、穎州教授、秘書省正字。一生安貧樂道,閉門苦吟,有“閉門覓句陳無己”之稱。陳師道為蘇門六君子之一,江西詩派重要作家。亦能詞,其詞風格與詩相近,以拗峭驚警見長。但其詩、詞存在著內容狹窄、詞意艱澀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詞有《后山詞》。
《送王元均貶衡州兼寄元龍二首》陳師道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王元均貶衡州兼寄元龍二首》是陳師道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先生的佳句散發在東方天空,兩位賢子再次因緣而得窮困。詩禮之道自古就堪作墓志銘,但孫劉之輩卻不能為社稷公謀。在炎熱的地方避開瘴癘,故國的山河已經開始衰敗。我傳達給元龍的話是要與他相識,江湖之上春意盎然,將有消息傳來。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陳師道送別王元均貶職到衡州的場景,并借此表達了對元龍的期待和對時局的憂慮。詩中通過對先生秀句和兩位賢子困境的描繪,反襯出時代的浮躁和社會的不公,表達了對士人的期望和對社稷的關切。同時,詩人也傳達了自己與元龍相識的愿望,并預言了江湖之上即將發生的重大事件。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一個時代的風云變幻和人們對社會現象的關注。詩中的兩位賢子象征著士人的才華和志向,他們面臨困境,反映了社會的不公和命運的無常。詩人對他們的關懷和期待,體現了對社會正義和道德風尚的追求。
詩人通過描述炎方瘴癘和故國山河的衰敗,暗示了社會動蕩和國家危機的現實。他傳達給元龍的話語,預示著江湖的變動和重要消息的傳來,表明了他對元龍的信任和期望。
整首詩詞通過對現實的觀察和思考,展現了詩人對時代的憂慮和對正義的追求。詩詞語言簡練,意境深遠,給人以思索和啟發,體現了宋代士人的人文關懷和社會責任感。
“炎方瘴癘避軒豁”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wáng yuán jūn biǎn héng zhōu jiān jì yuán lóng èr shǒu
送王元均貶衡州兼寄元龍二首
xiān shēng xiù jù mǎn tiān dōng, èr zi yuán qú zài dé qióng.
先生秀句滿天東,二子緣渠再得窮。
shī lǐ xiàng lái kān fā zhǒng, sūn liú néng shǐ bù wéi gōng.
詩禮向來堪發冢,孫劉能使不為公。
yán fāng zhàng lì bì xuān huō, gù guó shān hé kāi shǐ zhōng.
炎方瘴癘避軒豁,故國山河開始終。
chuán yǔ yuán lóng yào xiāng shí, jiāng hú chūn dòng yǒu lái hóng.
傳語元龍要相識,江湖春動有來鴻。
“炎方瘴癘避軒豁”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七曷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