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日自長”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年年日自長”全詩
寂寂心無住,年年日自長。
蟲蛇同宿澗,草木共經霜。
已見南人說,天臺有舊房。
分類:
作者簡介(于鵠)
于鵠,大歷、貞元間詩人也。隱居漢陽,嘗為諸府從事。其詩語言樸實生動,清新可人;題材方面多描寫隱逸生活,宣揚禪心道風的作品。代表作有《巴女謠》、《江南曲》、《題鄰居》、《塞上曲》、《悼孩子》、《長安游》、《惜花 》、《南溪書齋》、《題美人》等,其中以《巴女謠》和《江南曲》兩首詩流傳最廣。
《題樹下禪師》于鵠 翻譯、賞析和詩意
題樹下禪師(The Meditation Master Under the Tree)是一首唐代詩詞,由于在作者之前所知甚少,詩意相對較為開放,讓讀者自由進行解讀。以下是《題樹下禪師》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久行多不定,
樹下是禪床。
寂寂心無住,
年年日自長。
蟲蛇同宿澗,
草木共經霜。
已見南人說,
天臺有舊房。
詩意:
這首詩詞中,詩人描述了一個禪修者在樹下修行的情景。詩人通過描繪禪修者的生活方式和禪修的境界,傳達了一種超脫塵世的寂靜和歲月的流逝。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和明快的節奏,展現了禪修者的塵世生活和內心修行的態度。詩人在描述中展現了禪修者的生活態度和對自然的敬畏之情。
詩中的“久行多不定”,暗示禪修者的行腳漫長而不定,同時也反映了修行者在世界變幻中徘徊的狀態。“樹下是禪床”,表明禪修者以樹下作為修行的場所,尋求寧靜和心靈的安撫。
“寂寂心無住,年年日自長”,詩人表達了修行者心無雜念,專注于內心的純凈之境。同時,歲月的流逝也在不斷地改變著修行者的內心。
“蟲蛇同宿澗,草木共經霜”,詩中的蟲蛇、草木是對自然界的描摹,與修行者共同經歷歲月的變遷和世事的沉浮。通過與自然的互動,詩人強調了修行者與自然的緊密聯系。
最后兩句“已見南人說,天臺有舊房”,表明詩人可能是受到南方人的啟發,得知了天臺山禪宗名剎天臺宗的歷史與廬舍,進而寫下了這首詩詞。這兩句揭示了禪修者在塵世之外,尋求精神居住地的心愿。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透過描述禪修者的修持場景,表達了超越塵世的寂靜和歲月的流逝。通過與自然的互動,詩人傳遞了對自然的敬仰與與之相伴的修行者的內心狀態。
“年年日自長”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í shù xià chán shī
題樹下禪師
jiǔ xíng duō bù dìng, shù xià shì chán chuáng.
久行多不定,樹下是禪床。
jì jì xīn wú zhù, nián nián rì zì zhǎng.
寂寂心無住,年年日自長。
chóng shé tóng sù jiàn, cǎo mù gòng jīng shuāng.
蟲蛇同宿澗,草木共經霜。
yǐ jiàn nán rén shuō, tiān tāi yǒu jiù fáng.
已見南人說,天臺有舊房。
“年年日自長”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仄韻) 上聲二十二養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