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霜落木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風霜落木秋”全詩
又為千里別,未使寸心休。
鳥雀空庭曉,風霜落木秋。
近親零落盡,更覺別離愁。
分類:
作者簡介(陳師道)

陳師道(1053~1102)北宋官員、詩人。字履常,一字無己,號后山居士,漢族,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元祐初蘇軾等薦其文行,起為徐州教授,歷仕太學博士、穎州教授、秘書省正字。一生安貧樂道,閉門苦吟,有“閉門覓句陳無己”之稱。陳師道為蘇門六君子之一,江西詩派重要作家。亦能詞,其詞風格與詩相近,以拗峭驚警見長。但其詩、詞存在著內容狹窄、詞意艱澀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詞有《后山詞》。
《別叔父昆山丞》陳師道 翻譯、賞析和詩意
《別叔父昆山丞》是宋代陳師道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父子兼知己,扶攜共白頭。
又為千里別,未使寸心休。
鳥雀空庭曉,風霜落木秋。
近親零落盡,更覺別離愁。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離別時的離愁別緒。詩人與叔父之間不僅是親屬關系,更是知己,彼此相互理解、扶持,度過了許多歲月。然而,此刻他們又要面對千里相隔的離別,心中的牽掛難以平息。清晨,庭院中只有鳥兒和雀鳴聲回響,秋天的風霜使樹葉凋零。離別之際,親人相繼離世,使他感受到更深的別離之痛。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離別的情感,展示了人世間的離合悲歡。詩人通過描繪清晨的空寂和凋零的秋景,營造出一種凄涼的氛圍。父子兼知己的關系象征著深厚的親情和友情,而千里別離則讓這份情感無法得到舒緩。近親的離去進一步加深了詩人的離愁別緒。整首詩詞通過對細膩情感和景物的描繪,將詩人內心的離別之痛傳達給讀者,引發人們對離別和生命的思考。
這首詩詞通過簡練的語言、獨特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表達了詩人對離別的痛楚和對親情的珍視。它讓讀者在感受離別的悲傷同時,也喚起對親情、友情和生命的思考。
“風霜落木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ié shū fù kūn shān chéng
別叔父昆山丞
fù zǐ jiān zhī jǐ, fú xié gòng bái tóu.
父子兼知己,扶攜共白頭。
yòu wèi qiān lǐ bié, wèi shǐ cùn xīn xiū.
又為千里別,未使寸心休。
niǎo què kōng tíng xiǎo, fēng shuāng luò mù qiū.
鳥雀空庭曉,風霜落木秋。
jìn qīn líng luò jǐn, gèng jué bié lí chóu.
近親零落盡,更覺別離愁。
“風霜落木秋”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