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時托子以無倦”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別時托子以無倦”全詩
百歲論交見子心,一朝取別寧吾愿。
妙歲遠游真所難,肯為得官近長安。
圣作詩書端有意,猶須用心科舉外。
分類:
作者簡介(陳師道)

陳師道(1053~1102)北宋官員、詩人。字履常,一字無己,號后山居士,漢族,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元祐初蘇軾等薦其文行,起為徐州教授,歷仕太學博士、穎州教授、秘書省正字。一生安貧樂道,閉門苦吟,有“閉門覓句陳無己”之稱。陳師道為蘇門六君子之一,江西詩派重要作家。亦能詞,其詞風格與詩相近,以拗峭驚警見長。但其詩、詞存在著內容狹窄、詞意艱澀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詞有《后山詞》。
《送黃生兼寄二謝二首》陳師道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黃生兼寄二謝二首》是宋代詩人陳師道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作者與黃生分別時的情景,表達了對黃生的祝福和對他前程的期望。下面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送黃生兼寄二謝二首
南第諸兄早相見,
別時托子以無倦。
百歲論交見子心,
一朝取別寧吾愿。
妙歲遠游真所難,
肯為得官近長安。
圣作詩書端有意,
猶須用心科舉外。
這首詩以送別黃生為主題,情感真摯。詩人在南方與黃生相聚時,表達了他們早早相見的愿望,暗示了他們之間深厚的友誼。在離別時,他托付黃生不要感到疲倦,希望他能夠堅定地追求自己的理想。
詩人提到了百歲論交,意味著他們之間的友誼已經歷久彌堅,深入人心。然而,盡管他們情意綿綿,作者還是希望黃生能夠順利實現自己的愿望,即早日取得功名。這里的“一朝取別”既可以理解為離別的時刻,也可以解讀為黃生一旦實現自己的抱負,與眾不同,與世隔絕。
詩中還提到了黃生遠游的艱辛。詩人意識到艱難的旅途與實現理想的困難,但他相信黃生愿意為了近于長安的官職而努力。長安作為當時的政治中心,代表著權力和地位,所以作者希望黃生能夠在這里有所成就。
最后兩句提到了圣人所作的詩書以及科舉考試。詩人認為黃生在文學和考試方面都有著深思熟慮的意圖,他鼓勵黃生在科舉考試之外,也要用心去修煉詩書。這表明作者對黃生的全面發展和成功充滿了期待。
整首詩以深情厚誼和對黃生未來的祝福為主旨,表達了詩人對黃生友情的真摯和對他前程的期許。通過描繪離別的情景,詩人展現了對黃生的深深思念和對他未來的關心,同時也表達了對友誼和人生奮斗的思考和認識。
“別時托子以無倦”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huáng shēng jiān jì èr xiè èr shǒu
送黃生兼寄二謝二首
nán dì zhū xiōng zǎo xiāng jiàn, bié shí tuō zǐ yǐ wú juàn.
南第諸兄早相見,別時托子以無倦。
bǎi suì lùn jiāo jiàn zi xīn, yī zhāo qǔ bié níng wú yuàn.
百歲論交見子心,一朝取別寧吾愿。
miào suì yuǎn yóu zhēn suǒ nán, kěn wèi dé guān jìn cháng ān.
妙歲遠游真所難,肯為得官近長安。
shèng zuò shī shū duān yǒu yì, yóu xū yòng xīn kē jǔ wài.
圣作詩書端有意,猶須用心科舉外。
“別時托子以無倦”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七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