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社雙林去”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白社雙林去”全詩
排門沖鳥雀,揮壁帶塵埃。
不憚除堂費,深愁載酒回。
功名付公等,歸路在蓬萊。
分類:
作者簡介(陳師道)

陳師道(1053~1102)北宋官員、詩人。字履常,一字無己,號后山居士,漢族,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元祐初蘇軾等薦其文行,起為徐州教授,歷仕太學博士、穎州教授、秘書省正字。一生安貧樂道,閉門苦吟,有“閉門覓句陳無己”之稱。陳師道為蘇門六君子之一,江西詩派重要作家。亦能詞,其詞風格與詩相近,以拗峭驚警見長。但其詩、詞存在著內容狹窄、詞意艱澀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詞有《后山詞》。
《晁無咎張文潛見過》陳師道 翻譯、賞析和詩意
《晁無咎張文潛見過》是宋代陳師道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白社的雙林離去了,高軒上來了兩位妙人。
門前飛動的鳥雀被驅散,揮動壁上的塵埃。
不愿意費心除去門前的雜物,內心深處愁苦著,帶著酒杯回家。
功名榮耀歸于公等,回歸的路在蓬萊仙島。
詩意:
這首詩以宴會場景為背景,描繪了一個離別和歸途的故事。白社的雙林離去,高軒上來了兩位妙人,使得整個場景煥然一新。主人驅散了擋道的鳥雀,揮去了壁上的塵埃,但他卻不愿費心去清理門前的雜物,內心深處卻充滿了愁苦之情。他帶著酒杯回家,沉浸在離別的傷感中。然而,作者通過表達功名歸于公等,將歸途比喻為蓬萊仙島,傳達了對歸途的美好向往和希望。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離別和歸途的場景,表達了人生中離別和歸家的情感體驗。詩中的白社雙林和高軒二妙象征著離別和相聚,使詩詞充滿了變化和對比。門前的鳥雀和壁上的塵埃是詩中的細節描寫,通過驅散鳥雀和揮去塵埃的動作,傳遞出主人對離別情感的表達。作者以不愿意費心除去門前的雜物和內心深處的愁苦,凸顯了主人內心的憂傷和不舍。然而,最后一句詩中的功名付公等和歸路在蓬萊,帶給讀者一絲希望和慰藉,表達了對歸途的美好向往和期待。
整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一幅離別和歸途的場景,通過對細節的描寫和意象的運用,傳遞了作者對離別情感的表達和對歸途的美好向往。這首詩詞在情感表達上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內涵,引人思索。
“白社雙林去”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áo wú jiù zhāng wén qián jiàn guò
晁無咎張文潛見過
bái shè shuāng lín qù, gāo xuān èr miào lái.
白社雙林去,高軒二妙來。
pái mén chōng niǎo què, huī bì dài chén āi.
排門沖鳥雀,揮壁帶塵埃。
bù dàn chú táng fèi, shēn chóu zài jiǔ huí.
不憚除堂費,深愁載酒回。
gōng míng fù gōng děng, guī lù zài péng lái.
功名付公等,歸路在蓬萊。
“白社雙林去”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六語 (仄韻) 去聲六御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