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凈共娟娟”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江凈共娟娟”全詩
隔巷如千里,還家已再圓。
簾疏分細細,江凈共娟娟。
他日吾何適,聽詩說去年。
分類:
作者簡介(陳師道)

陳師道(1053~1102)北宋官員、詩人。字履常,一字無己,號后山居士,漢族,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元祐初蘇軾等薦其文行,起為徐州教授,歷仕太學博士、穎州教授、秘書省正字。一生安貧樂道,閉門苦吟,有“閉門覓句陳無己”之稱。陳師道為蘇門六君子之一,江西詩派重要作家。亦能詞,其詞風格與詩相近,以拗峭驚警見長。但其詩、詞存在著內容狹窄、詞意艱澀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詞有《后山詞》。
《次韻觀月》陳師道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韻觀月》是宋代詩人陳師道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風云隨著太陽的落下,天空中的星斗似乎要回到天上。即使隔著巷子,也感覺像千里之遙,回到家中已是又一輪圓月。窗簾輕輕地分開,江水清澈,月光明亮。將來的某一天,我將何去何從,只愿傾聽詩人述說去年的故事。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觀賞月亮的景象,通過太陽落下、天空逐漸變暗,星斗出現,最終月亮升起的場景,表達了時間的流轉和自然界的變化。詩人以簡潔而獨特的筆觸,將自然景物與人情思緒相結合,展現出深邃的詩意。
詩中的"隔巷如千里,還家已再圓"表達了詩人身處異鄉,與家人分隔千里的距離,但通過觀賞月亮,內心感到與家人的團圓。"簾疏分細細,江凈共娟娟"描繪了窗簾輕輕分開的情景,江水清澈明亮,與娟娟的月光相映成趣,給人以寧靜和美好的感覺。
詩的最后兩句"他日吾何適,聽詩說去年"表達了詩人對未來的迷茫和對往事的留戀,希望能夠借助詩歌的力量,傾聽他人講述過去的故事,尋找心靈的寄托。
總體而言,這首詩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抒發個人情感,展示了詩人對家園的思念和對過去時光的回憶,以及對詩歌的寄托和追求。它以簡潔而含蓄的語言,傳達了對生活的感悟和人生哲理,給人以深深的思考和共鳴。
“江凈共娟娟”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guān yuè
次韻觀月
fēng yún suí luò rì, hé hàn yù huí tiān.
風云隨落日,河漢欲回天。
gé xiàng rú qiān lǐ, huán jiā yǐ zài yuán.
隔巷如千里,還家已再圓。
lián shū fēn xì xì, jiāng jìng gòng juān juān.
簾疏分細細,江凈共娟娟。
tā rì wú hé shì, tīng shī shuō qù nián.
他日吾何適,聽詩說去年。
“江凈共娟娟”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