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琴寒月短”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學琴寒月短”全詩
床下石苔滿,屋頭秋草生。
學琴寒月短,寫易晚窗明。
唯到黃昏后,溪中聞磬聲。
分類:
作者簡介(于鵠)
于鵠,大歷、貞元間詩人也。隱居漢陽,嘗為諸府從事。其詩語言樸實生動,清新可人;題材方面多描寫隱逸生活,宣揚禪心道風的作品。代表作有《巴女謠》、《江南曲》、《題鄰居》、《塞上曲》、《悼孩子》、《長安游》、《惜花 》、《南溪書齋》、《題美人》等,其中以《巴女謠》和《江南曲》兩首詩流傳最廣。
《贈王道者(一作贈隱者)》于鵠 翻譯、賞析和詩意
《贈王道者(一作贈隱者)》
去尋長不出,
門似絕人行。
床下石苔滿,
屋頭秋草生。
學琴寒月短,
寫易晚窗明。
唯到黃昏后,
溪中聞磬聲。
中文譯文:
尋找千百回已經沒有結果,
門跡稀疏,很少有人經過。
床下石頭長滿了苔蘚,
房頂上秋草茂盛生長。
學琴彈奏,寒月不久,
寫字容易卻花費晚上明亮的窗燈。
只有到黃昏之后,
才能在溪水中聽見鐘磬的聲音。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寫的是詩人遺憾自己多次尋找道士卻未能如愿的經歷,表達了對于理想目標的追求和失望。詩中的“長不出”指的是找不到道士,寓意著詩人一直以來的努力和心血都沒有取得成果。門表示道士的住所,但門前鮮有行人,形容尋找的困難。描寫床下的“石苔滿”,表示道士已經離開許久,住所顯得荒蕪。房頂“秋草生”則象征時光的流逝,表示道士之前的歲月已經過去。學琴寒月短,寫易晚窗明,形容道士的居所荒涼而寂靜,只有到黃昏時分,才能聽見溪水中傳來的鐘磬聲,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感慨和對尋求心靈寄托的渴望。整首詩意境明朗,詠物具體生動,給人一種遺憾和孤寂的感覺。
“學琴寒月短”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èng wáng dào zhě yī zuò zèng yǐn zhě
贈王道者(一作贈隱者)
qù xún zhǎng bù chū, mén shì jué rén xíng.
去尋長不出,門似絕人行。
chuáng xià shí tái mǎn, wū tóu qiū cǎo shēng.
床下石苔滿,屋頭秋草生。
xué qín hán yuè duǎn, xiě yì wǎn chuāng míng.
學琴寒月短,寫易晚窗明。
wéi dào huáng hūn hòu, xī zhōng wén qìng shēng.
唯到黃昏后,溪中聞磬聲。
“學琴寒月短”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四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