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年得此未須驚”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妙年得此未須驚”全詩
絕須一怒催新句,更可多憂促短生。
勝日著忙端取怪,妙年得此未須驚。
懸知出處非吾事,已復星河爛漫晴。
分類:
作者簡介(陳師道)

陳師道(1053~1102)北宋官員、詩人。字履常,一字無己,號后山居士,漢族,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元祐初蘇軾等薦其文行,起為徐州教授,歷仕太學博士、穎州教授、秘書省正字。一生安貧樂道,閉門苦吟,有“閉門覓句陳無己”之稱。陳師道為蘇門六君子之一,江西詩派重要作家。亦能詞,其詞風格與詩相近,以拗峭驚警見長。但其詩、詞存在著內容狹窄、詞意艱澀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詞有《后山詞》。
《和魏衍同游阻風》陳師道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魏衍同游阻風》是宋代詩人陳師道的作品。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昔日傳聞春風飄逸,此乃世間常態。不應該因此而中斷行程。必須急于構思新的詩句,更可以增添憂思來催促創作。在充實的白晝中,抓緊時間,展示奇特的才華。年華美好,得此良機不需驚訝。雖然不知道這首詩的出處與我無關,但已感受到星河璀璨,天空晴朗。
詩意賞析:
這首詩以描繪春風、創作詩歌為主題,表達了詩人對創作的熱情和對時間的珍惜。詩人以春風作為象征,表達了生活中常見的美好事物,同時也暗示了詩人對生活的感悟。詩中提到了急于構思新詩句和增添憂思來催促創作,顯示了詩人對詩歌創作的追求和努力。詩人將自己與春風、時間、星河等自然元素相聯系,表達了對美好時光的珍惜和對創作機會的把握。
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詩人的情感和思考,通過對春風和創作的描繪,傳遞出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美好時光的向往。詩人展示了對時間的敏銳感知,表達了對創作機會的珍視和對生活的積極態度。同時,詩人以自然景物的形象進行隱喻,使詩歌更具意境和韻味。
這首詩以簡潔、清新的語言描繪了詩人對春風和創作的思考,展示了他對生活的感悟和對時間的珍惜。通過自然景物的隱喻,詩人表達了對美好時光的向往和對創作機會的把握,給人以鼓舞和啟示。
“妙年得此未須驚”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wèi yǎn tóng yóu zǔ fēng
和魏衍同游阻風
jiù shuō chūn fēng yì shì qíng, bù yīng zuò yì duàn rén xíng.
舊說春風亦世情,不應作意斷人行。
jué xū yī nù cuī xīn jù, gèng kě duō yōu cù duǎn shēng.
絕須一怒催新句,更可多憂促短生。
shèng rì zhe máng duān qǔ guài, miào nián dé cǐ wèi xū jīng.
勝日著忙端取怪,妙年得此未須驚。
xuán zhī chū chù fēi wú shì, yǐ fù xīng hé làn màn qíng.
懸知出處非吾事,已復星河爛漫晴。
“妙年得此未須驚”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