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來似與故人期”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重來似與故人期”全詩
回巒俯仰如迎客,流水喧鳴擬索詩。
嶺路依危通鳥過,吾身趁健白云隨。
自憐久快屠門嚼,欲往安能久茹芝。
分類:
作者簡介(陳師道)

陳師道(1053~1102)北宋官員、詩人。字履常,一字無己,號后山居士,漢族,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元祐初蘇軾等薦其文行,起為徐州教授,歷仕太學博士、穎州教授、秘書省正字。一生安貧樂道,閉門苦吟,有“閉門覓句陳無己”之稱。陳師道為蘇門六君子之一,江西詩派重要作家。亦能詞,其詞風格與詩相近,以拗峭驚警見長。但其詩、詞存在著內容狹窄、詞意艱澀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詞有《后山詞》。
《和張次道再游翠巖之作》陳師道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張次道再游翠巖之作》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陳師道。這首詩描繪了作者與張次道再次游覽翠巖的情景,表達了對友誼的珍視和對自然景色的贊美。
譯文:
去年我曾在這座山上題過字,
如今再來,仿佛與故友有約。
回望山巒,仿佛在迎接客人,
流水嘈雜,仿佛在向我索取詩句。
山路蜿蜒險峻,鳥兒從我頭頂飛過,
我緊隨其后,身體健壯,白云隨我而行。
自憐我久居樂土,卻常思念戰亂之門,
欲前往何處才能久處仙境。
賞析:
這首詩以作者與張次道再次游覽翠巖的經歷為背景,通過對山水景色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友誼的向往和對自然之美的贊美。詩人用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展示了山巒回轉的景象,流水的潺潺聲音,以及山路的險峻和飛鳥的穿行,使讀者仿佛置身于山水之間。
詩中的"重來似與故人期"表達了作者與張次道再次相聚的喜悅之情,體現了詩人對友情的重視和珍貴。"回巒俯仰如迎客,流水喧鳴擬索詩"描繪了山巒和流水仿佛有靈性地與作者互動,像是在迎接他的到來,并期待他能夠為它們寫下詩句。
詩中也透露出了詩人對久居平安之地的思念和對仙境般生活的向往。"吾身趁健白云隨"表達了詩人身體健壯、精神愉悅的狀態,而"自憐久快屠門嚼,欲往安能久茹芝"則表達了詩人對于平凡生活的反思和對仙境之美的向往。
這首詩以樸實的語言表達了對友誼和自然之美的贊美,既展現了作者對友情的深情厚意,又表達了對理想境界的向往。通過描繪山水景色和抒發內心情感,詩人將讀者帶入到一個美好而富有想象力的環境中,使人們在閱讀中感受到寧靜與愉悅。
“重來似與故人期”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zhāng cì dào zài yóu cuì yán zhī zuò
和張次道再游翠巖之作
qù suì xún shān yǒu jiù tí, chóng lái shì yǔ gù rén qī.
去歲尋山有舊題,重來似與故人期。
huí luán fǔ yǎng rú yíng kè, liú shuǐ xuān míng nǐ suǒ shī.
回巒俯仰如迎客,流水喧鳴擬索詩。
lǐng lù yī wēi tōng niǎo guò, wú shēn chèn jiàn bái yún suí.
嶺路依危通鳥過,吾身趁健白云隨。
zì lián jiǔ kuài tú mén jué, yù wǎng ān néng jiǔ rú zhī.
自憐久快屠門嚼,欲往安能久茹芝。
“重來似與故人期”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