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有分離苦”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貧有分離苦”全詩
又為千里別,未覺十年遲。
日與江山遠,風連草木悲。
平生劉子政,見可只論詩。
分類:
作者簡介(陳師道)

陳師道(1053~1102)北宋官員、詩人。字履常,一字無己,號后山居士,漢族,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元祐初蘇軾等薦其文行,起為徐州教授,歷仕太學博士、穎州教授、秘書省正字。一生安貧樂道,閉門苦吟,有“閉門覓句陳無己”之稱。陳師道為蘇門六君子之一,江西詩派重要作家。亦能詞,其詞風格與詩相近,以拗峭驚警見長。但其詩、詞存在著內容狹窄、詞意艱澀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詞有《后山詞》。
《送大兄兼寄趙團練》陳師道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大兄兼寄趙團練》是宋代陳師道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貧有分離苦,
官無早晚宜。
又為千里別,
未覺十年遲。
日與江山遠,
風連草木悲。
平生劉子政,
見可只論詩。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陳師道對友人大兄的送別之情,同時也附寄給友人趙團練。詩人深感貧困帶來的離別之苦,官職的高低并不影響離別的早晚。盡管他們已經分別千里,但并沒有覺得十年的時間有任何延遲。陽光與江山離他們很遠,風吹草木都感到悲傷。詩人陳師道平生以劉子政為友,認為他的才華只能用詩來形容。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凝練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內心深沉的情感。作者以貧困和官職的無關為開篇,表達了世俗的離別無法被物質條件所左右。他們的離別雖然已經持續了十年,但對于友情的珍貴卻沒有因時間的流逝而減損。描寫陽光與江山的遠離以及風吹草木的悲傷,表達了離別的辛酸和悲傷之情。最后,作者以劉子政為例,強調了他對友情的珍視,認為劉子政的才華只能用詩詞來形容,展現了作者對友人的贊美和敬意。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文字和深情的表達展示了離別之苦和友情的珍貴。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表達個人情感,詩人成功地表達了自己的思想和感受,使讀者能夠感同身受,引發共鳴。這首詩詞在宋代文學中具有一定的價值,也反映了那個時代人們對友情和離別的關注和思考。
“貧有分離苦”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dà xiōng jiān jì zhào tuán liàn
送大兄兼寄趙團練
pín yǒu fèn lí kǔ, guān wú zǎo wǎn yí.
貧有分離苦,官無早晚宜。
yòu wèi qiān lǐ bié, wèi jué shí nián chí.
又為千里別,未覺十年遲。
rì yǔ jiāng shān yuǎn, fēng lián cǎo mù bēi.
日與江山遠,風連草木悲。
píng shēng liú zi zhèng, jiàn kě zhǐ lùn shī.
平生劉子政,見可只論詩。
“貧有分離苦”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七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