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絳幔未經親宋母”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絳幔未經親宋母”全詩
百年積慶鍾連璧,十念收功到凈方。
絳幔未經親宋母,綠衣猶記識黃裳。
欲圖不朽須詮載,今代誰堪著石章。
分類:
作者簡介(陳師道)

陳師道(1053~1102)北宋官員、詩人。字履常,一字無己,號后山居士,漢族,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元祐初蘇軾等薦其文行,起為徐州教授,歷仕太學博士、穎州教授、秘書省正字。一生安貧樂道,閉門苦吟,有“閉門覓句陳無己”之稱。陳師道為蘇門六君子之一,江西詩派重要作家。亦能詞,其詞風格與詩相近,以拗峭驚警見長。但其詩、詞存在著內容狹窄、詞意艱澀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詞有《后山詞》。
《楊夫人挽詞》陳師道 翻譯、賞析和詩意
《楊夫人挽詞》是宋代詩人陳師道的作品。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初次提及南方的道路漫長,湖邊的紅旗已經飄揚。百年來的喜慶與鐘聲相連,十次思念的功夫終于到達凈土。絳紅的帷幔還沒有經歷過宋朝的親母的觸摸,綠衣卻仍然記得那曾穿著黃裳的人。想要譜寫不朽的壯麗,現代又有誰能夠書寫在石碑上。
詩意:
這首詩詞通過描述楊夫人的情感和對自身命運的思考,展現了宋代社會的興衰和個人的遭遇。詩人道出了楊夫人的一生經歷和內心感受,表達了對時光的流逝和人生短暫的感慨,同時也表達了對個人價值和名聲的渴望。
賞析:
《楊夫人挽詞》以優美的辭章和細膩的意境展示了宋代女性的命運和思考。詩中的南奔道路長,湖邊的丹旐飛揚,象征著楊夫人在人生旅途中的坎坷和飄忽不定的命運。百年積慶的鐘聲與十念收功的凈土,表達了對時間的沉淀和對人生歸宿的向往。
詩中的絳幔、綠衣和黃裳等細節,通過色彩的對比展現了楊夫人的身份轉變和命運起伏。絳幔未經親宋母的觸摸,暗示楊夫人的地位沒有得到認可和尊重,而綠衣卻記得曾經的黃裳,彰顯了她曾經的榮耀和輝煌。
最后兩句詩表達了詩人對個人價值和名聲的追求,想要譜寫不朽的壯麗。然而,詩人對當代沒有能夠書寫在石碑上的人表示懷疑,暗示了社會變革和時代轉變對個人價值的沖擊。
整首詩以細膩的筆觸和深邃的思考展示了楊夫人的命運和個人追求,同時也折射出宋代社會的風云變幻和女性的處境。這首詩詞通過富有想象力的意象和獨特的表達方式,使讀者在閱讀中感受到了詩人對人生和時代的思考和感慨。
“絳幔未經親宋母”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áng fū rén wǎn cí
楊夫人挽詞
chū shuō nán bēn dào lù cháng, hú biān dān zhào yǐ fēi yáng.
初說南奔道路長,湖邊丹旐已飛揚。
bǎi nián jī qìng zhōng lián bì, shí niàn shōu gōng dào jìng fāng.
百年積慶鍾連璧,十念收功到凈方。
jiàng màn wèi jīng qīn sòng mǔ, lǜ yī yóu jì shí huáng cháng.
絳幔未經親宋母,綠衣猶記識黃裳。
yù tú bù xiǔ xū quán zài, jīn dài shuí kān zhe shí zhāng.
欲圖不朽須詮載,今代誰堪著石章。
“絳幔未經親宋母”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七麌 (仄韻) 上聲二十五有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