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肯作公稱法嗣”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不肯作公稱法嗣”全詩
外人怪笑那得知,他日靈山親授記。
學詩初學杜少陵,學書不學王右軍。
黃塵扶杖笑鄰女,白衫騎驢驚市人。
靜中作業此何因,醉里逃禪郤甚真。
顧我無錢呼畢曜,有人載酒尋子云。
君家魯直不解事,愛作文章可人意。
一人可以窮一家,怪君又以才為累。
請將飲酒換吟詩,酒不窮人能引睡。
不須無事與多愁,老不欲醒惟欲醉。
分類:
作者簡介(陳師道)

陳師道(1053~1102)北宋官員、詩人。字履常,一字無己,號后山居士,漢族,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元祐初蘇軾等薦其文行,起為徐州教授,歷仕太學博士、穎州教授、秘書省正字。一生安貧樂道,閉門苦吟,有“閉門覓句陳無己”之稱。陳師道為蘇門六君子之一,江西詩派重要作家。亦能詞,其詞風格與詩相近,以拗峭驚警見長。但其詩、詞存在著內容狹窄、詞意艱澀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詞有《后山詞》。
《贈知命》陳師道 翻譯、賞析和詩意
《贈知命》是宋代陳師道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贈送給知命的朋友,黑頭居士元方弟,
他不肯公開宣稱自己的法嗣身份。
外人奇怪嘲笑他,然而有一天,靈山親自授予他傳承記憶。
初學詩詞時效仿杜少陵,
學習書法卻不追隨王右軍的風格。
他扶杖笑對著鄰家女子,
穿著白衣騎驢在市場驚動行人。
在寧靜中從事修行的原因是什么呢?
他醉酒之中逃避塵世的煩惱,這種真實可貴。
他向我求酒卻無錢,喊著畢曜的名字,
有人載著酒尋找子云。
你家的人卻無法理解他的才華,
喜歡他寫作的文章卻又符合人們的意愿。
一個人可以貧窮一家,
而你卻把他的才華當作累贅。
請將飲酒的時間用于吟詩,
酒并不能使人貧窮,卻能引發沉睡。
沒有事情也不要多愁,
老去不想醒來,只想沉醉其中。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述了一個不拘世俗習氣的人物形象,他不在乎他人對他的看法,以自己的方式生活和修行。詩中的黑頭居士元方弟并不追求名利,他拒絕被外界的嘲笑和期望束縛,選擇了自己的道路。他對傳統的學習方式有所取舍,既學詩又學書法,但又有自己的獨特風格。他在寧靜中從事修行,通過醉酒來逃避塵世的煩惱,尋求內心的寧靜和真實。詩詞中表達了對于物質和名利的淡漠態度,強調了追求內心自由和真實的重要性。最后,詩人呼吁將飲酒的時間用于吟詩,將歡愉和藝術結合起來,不讓煩惱和擔憂困擾自己,而是選擇在醉酒中尋找一種超脫和快樂的狀態。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生動的語言描繪了知命的原方弟的形象,通過對他的生活態度和行為的描繪,展現了一種追求自由和真實的精神追求。詩人用詩詞表達了對于物質和名利的淡漠態度,強調了內心自由和真實的重要性,同時也表達了對于藝術的熱愛和追求。整首詩詞以其獨特的風格和深刻的內涵,呈現了一種追求超脫和寧靜的人生態度,給人以啟迪和思考。
“不肯作公稱法嗣”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èng zhī mìng
贈知命
hēi tóu jū shì yuán fāng dì, bù kěn zuò gōng chēng fǎ sì.
黑頭居士元方弟,不肯作公稱法嗣。
wài rén guài xiào nà de zhī, tā rì líng shān qīn shòu jì.
外人怪笑那得知,他日靈山親授記。
xué shī chū xué dù shǎo líng, xué shū bù xué wáng yòu jūn.
學詩初學杜少陵,學書不學王右軍。
huáng chén fú zhàng xiào lín nǚ, bái shān qí lǘ jīng shì rén.
黃塵扶杖笑鄰女,白衫騎驢驚市人。
jìng zhōng zuò yè cǐ hé yīn, zuì lǐ táo chán xì shén zhēn.
靜中作業此何因,醉里逃禪郤甚真。
gù wǒ wú qián hū bì yào, yǒu rén zài jiǔ xún zi yún.
顧我無錢呼畢曜,有人載酒尋子云。
jūn jiā lǔ zhí bù jiě shì, ài zuò wén zhāng kě rén yì.
君家魯直不解事,愛作文章可人意。
yī rén kě yǐ qióng yī jiā, guài jūn yòu yǐ cái wèi lèi.
一人可以窮一家,怪君又以才為累。
qǐng jiāng yǐn jiǔ huàn yín shī, jiǔ bù qióng rén néng yǐn shuì.
請將飲酒換吟詩,酒不窮人能引睡。
bù xū wú shì yǔ duō chóu, lǎo bù yù xǐng wéi yù zuì.
不須無事與多愁,老不欲醒惟欲醉。
“不肯作公稱法嗣”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