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原隨處小踟躕”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春原隨處小踟躕”全詩
可能炙背春風里,臥把青銅摘頷須。
分類:
作者簡介(陳師道)

陳師道(1053~1102)北宋官員、詩人。字履常,一字無己,號后山居士,漢族,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元祐初蘇軾等薦其文行,起為徐州教授,歷仕太學博士、穎州教授、秘書省正字。一生安貧樂道,閉門苦吟,有“閉門覓句陳無己”之稱。陳師道為蘇門六君子之一,江西詩派重要作家。亦能詞,其詞風格與詩相近,以拗峭驚警見長。但其詩、詞存在著內容狹窄、詞意艱澀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詞有《后山詞》。
《寄憐》陳師道 翻譯、賞析和詩意
《寄憐》是宋代陳師道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借子翩翩困下駒,
春原隨處小踟躕。
可能炙背春風里,
臥把青銅摘頷須。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心中的情感和思考。詩人以借孩子追趕小馬為比喻,抒發了他對時光流轉的感嘆。春原之中,詩人似乎無處可尋,心中的猶豫不決和彷徨不定使他難以前行。然而,可能在春風的炙烤下,詩人驀然醒悟,決定躺在地上,伸手去摘取青銅色的春光。
賞析:
《寄憐》以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內心情感的起伏。借孩子追逐小馬的情景,詩人投射出自己對時間的感慨。春原隨處,意味著詩人彷徨無定,不知何處可尋。然而,詩人在春風的溫暖中,似乎找到了某種解脫和啟示,決定躺在地上,用手去感受春光的溫度和美好。這種轉折的情感變化,表達了詩人對生命中復雜情感和追求的思考。
通過獨特的意象和抒發情感的方式,《寄憐》描繪了詩人內心的紛擾和對生命中細微之處的關注。這首詩詞以簡潔而深刻的語言,將詩人的思考和感受巧妙地傳達給讀者,引發人們對時光流逝和生命的思考。
“春原隨處小踟躕”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lián
寄憐
jiè zi piān piān kùn xià jū, chūn yuán suí chù xiǎo chí chú.
借子翩翩困下駒,春原隨處小踟躕。
kě néng zhì bèi chūn fēng lǐ, wò bǎ qīng tóng zhāi hàn xū.
可能炙背春風里,臥把青銅摘頷須。
“春原隨處小踟躕”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七虞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