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老不自食”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我老不自食”全詩
我老不自食,安得如我長。
呱呱棄不子,退省未可忘。
吾母亦念我,與爾寧相望。
分類:
作者簡介(陳師道)

陳師道(1053~1102)北宋官員、詩人。字履常,一字無己,號后山居士,漢族,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元祐初蘇軾等薦其文行,起為徐州教授,歷仕太學博士、穎州教授、秘書省正字。一生安貧樂道,閉門苦吟,有“閉門覓句陳無己”之稱。陳師道為蘇門六君子之一,江西詩派重要作家。亦能詞,其詞風格與詩相近,以拗峭驚警見長。但其詩、詞存在著內容狹窄、詞意艱澀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詞有《后山詞》。
《憶少子》陳師道 翻譯、賞析和詩意
《憶少子》是宋代詩人陳師道的作品。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憶及自己年幼時光景的情感。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端也早豐下,歲晚未可量。
我老不自食,安得如我長。
呱呱棄不子,退省未可忘。
吾母亦念我,與爾寧相望。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自己年少時光的回憶和感慨。作者觸發了對歲月流轉和生命短暫性的思考,他意識到自己已經老去,感嘆時光的匆忙和無法預測的未來。他質疑自己老去后如何生活,并希望能夠長壽。另外,作者還提到了被父母遺棄的嬰兒,暗示自己曾經歷過困難和離別的痛苦,但仍然念念不忘。
賞析:
《憶少子》通過簡潔而富有表情的語言,展示了作者對時光的感嘆和對生命的思考。首句“端也早豐下,歲晚未可量”描繪了歲月無情的流逝,時間的流轉無法估量。通過“端也早豐下”,作者暗示了自己已經逐漸老去。接下來的兩句“我老不自食,安得如我長”表達了作者對老年生活的擔憂和對長壽的渴望,呈現出對未來的不確定感。
在詩詞的結尾,作者提到了“呱呱棄不子,退省未可忘。吾母亦念我,與爾寧相望。”這揭示了作者曾經歷過被遺棄的苦痛,以及與母親的離別之痛。這個情節增加了詩詞的情感層次,讓讀者對詩人的人生經歷產生共鳴。
整體而言,這首詩詞以簡潔而深思的語言,通過表達作者對年少時光的回憶和對未來的思考,展示了對時光流轉和生命短暫性的感慨。它讓讀者思考人生的無常和珍惜當下的重要性,同時也反映了作者對家庭和親情的思念和牽掛。
“我老不自食”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ì shǎo zǐ
憶少子
duān yě zǎo fēng xià, suì wǎn wèi kě liàng.
端也早豐下,歲晚未可量。
wǒ lǎo bù zì shí, ān dé rú wǒ zhǎng.
我老不自食,安得如我長。
gū gū qì bù zǐ, tuì shěng wèi kě wàng.
呱呱棄不子,退省未可忘。
wú mǔ yì niàn wǒ, yǔ ěr níng xiāng wàng.
吾母亦念我,與爾寧相望。
“我老不自食”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仄平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三職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