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衣踏行云”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挽衣踏行云”全詩
秋水深可測,挽衣踏行云。
道暗失歸處,棲鳥故不喧。
牛羊閉籬落,稚子猶在門。
分類:
作者簡介(陳師道)

陳師道(1053~1102)北宋官員、詩人。字履常,一字無己,號后山居士,漢族,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元祐初蘇軾等薦其文行,起為徐州教授,歷仕太學博士、穎州教授、秘書省正字。一生安貧樂道,閉門苦吟,有“閉門覓句陳無己”之稱。陳師道為蘇門六君子之一,江西詩派重要作家。亦能詞,其詞風格與詩相近,以拗峭驚警見長。但其詩、詞存在著內容狹窄、詞意艱澀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詞有《后山詞》。
《城南寓居》陳師道 翻譯、賞析和詩意
《城南寓居》是宋代陳師道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城南寓居
游子暮何歸,
韋杜城南村。
秋水深可測,
挽衣踏行云。
道暗失歸處,
棲鳥故不喧。
牛羊閉籬落,
稚子猶在門。
詩詞的大意是,一個游子在黃昏時分歸來,來到了位于城南的韋杜村。秋水深沉,難以測量,他行走的步伐如同踏著云彩。道路暗淡,失去了回家的方向,但周圍的鳥兒仍然靜靜棲息,不再喧鬧。農村的牛羊安靜地在籬笆里,而他的年幼的孩子仍然在家門口。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游子歸家的情景,表達了離鄉背井后對家鄉的思念之情。黃昏時分的景象給人一種迷離、溫暖而寧靜的感覺。游子踏行的步伐如同踏云,給人一種輕盈、超然的感覺,也暗示著他的歸途并不容易。詩中的道路暗淡,象征著游子迷失了回家的方向,但周圍的棲鳥安靜無聲,反而給人一種寧靜、宜人的感覺。牛羊閉籬落和稚子在門口則呈現出一幅寧靜、宅居的鄉村景象,也凸顯了游子對家庭、家鄉的眷戀之情。
整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景物描寫和細膩的情感表達,將游子的思鄉之情和家鄉的寧靜景象相結合,展現了離鄉背井者對家鄉的眷戀和思念之情,以及對家庭團聚的渴望。同時,詩詞也透過描繪自然景物和鄉村生活的細節,傳達了一種寧靜、恬淡的生活態度,讓人感受到一種回歸自然、追求內心寧靜的美好意境。
“挽衣踏行云”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éng nán yù jū
城南寓居
yóu zǐ mù hé guī, wéi dù chéng nán cūn.
游子暮何歸,韋杜城南村。
qiū shuǐ shēn kě cè, wǎn yī tà xíng yún.
秋水深可測,挽衣踏行云。
dào àn shī guī chǔ, qī niǎo gù bù xuān.
道暗失歸處,棲鳥故不喧。
niú yáng bì lí luò, zhì zǐ yóu zài mén.
牛羊閉籬落,稚子猶在門。
“挽衣踏行云”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二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